沈桑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國家民族的安危存亡是底線,應該是一致對外的。
雖未言明,但關係卻是也是緩和了。
永安侯和沈陵接觸幾次之後,便明白了為何他在朝中人緣如此之好,並非左右逢源,他行事極為認真,但做事也很少夾雜私心,很讓人服氣。
“沈侍郎,此次出征有你在後邊,本侯至少能放心一半。我朝有你這樣的人,是我朝的幸事。你雖不領兵打仗,但有些人的作用不在於衝鋒陷陣,遠在千里之外亦能對戰事起決定作用。火炮對士兵們太重要了,本侯替此次出征的戰士謝過沈大人。”
*
大軍集結完成,聖上為永安侯踐行,大軍趕往蒙古邊境。
戰爭打響後,戰報每半個月來一份,沈陵對後勤物資格外注重,不容許有半點差錯,這是承載了近十萬大軍的性命安危,誰都賭不起。
這樣的情況下,第三次出海開始了,這一次又擴大了規模,有了前兩次的經驗,第三次安親王不去了,換成了商貿部和鴻臚寺的人,兩次平安歸來,大家對航海的恐懼也減少了。
前線吃著國庫,自然需要海外貿易增加收入,海外貿易帶動了多少商戶,原本沿海地段都是比較窮苦的,如今朝廷開始修築碼頭,開放通商口岸,自是開始興盛起來。
我朝已經和高句麗、倭國、暹羅等建立了航線,這幾個國家比較近,商船來往非常方便,第二回 的時候,商船從暹羅帶回了許多熱帶的種子,沈陵讓人在兩廣一帶種植起來,暹羅就是泰國,泰國的水果特別豐盛。
沈陵一直想找玉米、土豆等高產作物,不過都在美洲大陸,目前還去不了這麼遠,希望能在別的國家找到。
如今海運發達以後,對京城最顯著的好處就是熱帶的水果以及海鮮運到京城更加容易了。內地人不太會吃海鮮,覺得那東西腥氣,像鮑魚什麼一般會曬成幹,然後用來煲湯,內地的菜系裡海鮮最大的用處就是煲湯。
沈陵組織了幾場海鮮燒烤,做了幾頓海鮮宴之後,京城漸漸流行起了吃海鮮。
這些官老爺們都吃起了海鮮,酒樓能不跟上嗎,從沿海地帶挖廚子,買海鮮,倒是興起了一項新的生意,有些商販就看到了海鮮的前景,開始從沿海收海鮮,然後一路海運過來。
靠海的漁民在這個時候其實生活非常困苦,目前像廣東深圳這樣的都還沒有發展起來,沿海的地方還屬於小漁村,出海非常辛苦,伴隨著危險。
不過,隨著海外貿易的發展,沈陵相信沿海地區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