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繁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厄斯爾說有舉報,郡主開始沒在意。對家族採取措施,才感覺事情嚴重。忙進宮見女王,說明並瞭解情況。
她的座駕,有皇家專用標識。在E國沒人敢攔,士兵們只能敬禮。到了王宮,女王居然沒見。說是要避嫌,期間不讓進宮。郡主覺察複雜,轉身回王府了。問問父親咋回事——
剛出事不久,攝政王就進宮。女王聽說,也非常吃驚。賞賜免責文書,那是什麼人物?不明不白死了,肯定要問個清楚。
據說出事前,厄斯爾就行動。因為走錯地方,所以晚到一步。這就更蹊蹺,難道未卜先知?宣他進宮,問問什麼情況!
攝政王也在座,多少受些干擾。據實奏報,沒做一絲隱瞞。沒那封檢舉信,事情就比較通順。一石激起千層浪,現在看疑點重重。所說理由牽強,但不能完全排除。
虜夫建議:“發生在王城,又向厄斯爾檢舉。應該交給他,先把證人找到。那時就真相大白!”
說的也有道理,女王就同意了。指示公事公辦,無論牽涉到誰?
郡主離開不久,又去了不少功臣。都是奎布翰戰友,參加過平叛戰爭。勇士的死,令他們震驚。屬於同一群體,關係切身利益。要求嚴懲兇手!
朝堂上分成兩派,爭辯倒不很激烈。一派要求審陸灣,起碼先控制起來。另一派則強調,他們簽了生死狀。抓人無據可依,等著先找舉報人。
之所以這樣,一共兩個原因。賓西里家族,影響太大太有錢。不少大臣,都拿過好處。不會建議,把家族長咋樣。支援奎布翰的人,又都不在這裡。
大臣老奸巨猾,已經知道經過。既然郡主作保,誰願意得罪人?有必要詢問陸灣,但未必能問出來。找到舉報人,咋辦都有道理。
女王看看虜夫:“奎布翰原先,是你的下屬。今天出了這事,你看該怎麼辦?”
攝政王略一思索,起身回答道:“若如檢舉所說,案件特別巨大。審訊沒意義,怕早有統一口徑。身份特殊,不能刑訊逼供。既然郡主作保,應該沒有意外。找到檢舉人,凡事就有了依據。雖不能真相大白,也沒人干涉辦案。再等等吧!”
這話說得很巧,有點含沙射影。仔細想想,也比較客觀。若說比武失手,證據十分完整。說授意殺人,就一封檢舉信。如郡主幹涉,人抓來也沒法審。自己的人,也要避嫌。大臣跟親王近,審還不如不審。當務之急,找到檢舉人。
女王聽出來,此時也裝糊塗:“那就命令厄斯爾,儘快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