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t臺秀(上) (第3/4頁)
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可長,然亦無需查禁,蓋因民富則衣華,只需稍加抑制,勿違官制則已。’禮部行文說的很明白,只要不使用官袍所用的四種顏色便可。”
蘇錦倒有些感激自己附身的這位小公子了,要不是他博覽群書,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能記得幾年前的公文之事,朝廷下發公文往往有告示形式公佈,而有些文人閒的無聊便會將這些輯錄起來作為筆記,然後花些錢財刻印成書,這也算是著書立說揚名立萬了。
偏偏蘇家人知道小公子喜歡讀書,不分青紅皂白書局裡出什麼,男僕上街便統統買來,蘇錦這個肉身,腦袋裡便雜七雜八什麼都有了。
至於官衣的顏色,這已經是常識了,宋朝規定官衣四色紫朱綠青,三品以上著紫色官服,亦稱緋色;紅色是五品以上官服,綠色和青色則分別對應七品和九品,只要不是穿著這四種純色官服樣式,那就沒問題。
那老者轉頭同身邊的一個書生摸樣的人低聲交談兩句,那書生說了什麼,老者連連點頭;隨即抬頭道:“蘇公子所言確屬實情,老朽倒是忘了。”
“無妨,無妨,除了我等做布匹生意的,誰也不會將這道公文記在心中,人之常情也。”蘇錦微笑拱手。
“但老朽認為還有第二點不妥之處。”老者笑道。
蘇錦呵呵一笑道:“在下猜猜如何?老先生定是要說,我廬州府百姓並未富裕到能穿的起綢緞的地步,是麼?”
老者道:“正是如此,一匹綢緞值錢六貫,一件綢緞長衫便需費錢一貫有餘,普通百姓一貫錢足可夠一家人半月生活,誰來閒著無事買好衣服穿。”
蘇錦點頭道:“一貫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廬州雖非天下最為富庶之地,但這點錢家家戶戶還是有的,況且我蘇記亦有相應的解決之道,稍後公示出來,哪怕一文利不取,也要讓我廬州百姓舊貌換新顏。”
老者捻鬚微笑道:“蘇公子一利不取,白忙活一場卻又為何呢?”
蘇錦哈哈大笑道:“為了一口氣,為了和那揚州蠻子的三年之約。”
“好!”臺下眾人叫起好來,沒想到這個蘇家文弱公子,發起狠來也是一番不撞南牆不回頭的牛脾氣。
蘇錦抱拳作揖,高聲道:“諸位先別管有錢無錢在端午大節穿上新衣,咱們先看看綾羅綢緞穿在我廬州人身上是何種摸樣,其他的稍後再說。”
說罷一擊雙掌,後臺奔出十餘名小廝,從側翼抬著數十塊矮腳平臺上來一番拼湊之後,舞臺上搭起了半尺高的‘T’形臺來,紅毯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