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婚事在即 (第2/4頁)
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代不如一代,這其中跟君王大臣缺少磨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現今大唐方剛立國。朝中文武大多都是憑藉真實本事提拔上來的。大多都是有能力有水準,敢於管事能夠管事的人物。
羅士信這話一出口,刑部、大理寺的官員很默契的互望了一眼,打算針對此事,入手調查了。
誠如李世民、房玄齡想的一樣,羅士信也不會輕易的放棄那背地裡與他作對的小人的。不過他也不想過於沉迷進去,他有他的事業。有他的交往,抓洩密者也不是他的任務。
因私而廢公,反而不是明智的選擇,所以羅士信自己關注暗查之餘,還將刑部、大理寺也拉了進去。讓他們攜手調查,他們幹這一行的。調查經驗遠比他豐富的多。
羅士信這裡忽視了一人,平陽。
平陽城府不及李世民、房玄齡,看到戰報只覺得奇怪,並未有往深處去想。羅士信這一說,她幡然頓悟。想起當時商議軍國大事的那些人,其中必有一內奸,心頭登時火起。吃著李家的飯,卻為突厥幹活,險些導致羅士信全軍覆沒,這種吃裡扒外的內奸,李唐容不得。
李淵並不在宴席之上,也不知此事,但激怒了平陽,李淵也沒有理由不知道了。
李淵聽了如此訊息也為之大驚,特地叫來了大理寺與刑部官員連手調查此事。
大理寺、刑部本就有心暗中調查,現今得李淵首肯,更加堅定了一查到底的決心。
這點是羅士信始料未及的,他最初只是想牽動大理寺與刑部將問題引向李藝,想方設法將他揪出來,現在事情鬧開,他反而不好過於插手,也任由大理寺、刑部調查了。
回到郯國府,羅士信與福伯說了些家裡發生的事情,又與裴氏見禮,拉著裴行儉閒聊了幾句,查問一下他的功課,到了半夜才回書房察看李靖寄來的信,足足累積了三封。
羅士信先按順序拆看,先將信過眼一邊,存放起來,有時間在細細琢磨,連夜寫了一封信,將這次領兵作戰的全過程記載於信,問問李靖有何不足之處。對於第一次統軍,取得如此成績,羅士信並沒有自大自滿。不論高開道、還是奚王阿會偌都算不得名將,打贏他們在羅士信看來沒什麼自豪的。頡利倒是精於作戰用兵,但雙方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交手。所以在他心底,卻不覺得這一仗真的有多少值得炫耀。
當然這也是他對自己要求過高的緣故。
便是李世民這大唐戰神都對他的戰果拍案而喜,哪有半點的水分。
以自身官職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