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鐵證在手 (第2/4頁)
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禮……”
鄭麗琬聽了俏臉兒飛紅,過大禮是一句俗話,用標準的禮儀形容就是納徵,六禮中的第四禮。即男方請兩位或四位女性親戚約同媒人,帶備聘金、禮金及聘禮到女方家中,說定婚事。
這聘禮一下,女方收了聘禮並且還了禮,幾乎就等於是男方的人了,剩下的請期、親迎只是一個過場。並非如電視裡演的那樣,只要不拜天地就不算夫妻。通常只要過了大禮。最快兩星期最遲一月男方就會迎娶新娘。
鄭麗琬念及自己即將要嫁到羅家,一顆心猶如鹿撞。
鄭仁基忍著心底的羞愧繼續說道:“其實是鄭老太公想見見你,在你成親前跟你聊聊……”
鄭仁基比誰都清楚自己如今的地位是怎麼來的,父憑女貴,說的就是他了。
但作為一個傳統偏向迂腐的男人,鄭仁基自小就有一個願望能夠認祖歸宗。光復門楣光宗耀祖。在古代祖宗與門楣是極為重要的象徵,有極大部分人一生都為了不給祖宗蒙羞而努力,極大部分人為了光復門楣光宗耀祖而奮鬥。
滎陽鄭氏歷史悠久,追溯起來可以追至春秋時期的鄭國,但讓鄭家真正崛起的是建威將軍、汝陰太守鄭曄。號稱鄭家北祖。鄭曄有六子長子鄭白驎、次子鄭小白、三子鄭洞林、四子鄭叔夜、五子鄭連山、六子鄭幼驎。
滎陽鄭氏九成是這六人的後代,這六人的後代也逐一被稱之為白驎房、小白房、洞林房、叔夜房、連山房與幼驎房。
鄭仁基就是鄭幼驎的後人,幼驎房的偏支之一。因為鄭仁基的祖父鄭柏不學無術,吃喝嫖賭樣樣精通,不時還乾乾打瞎子罵聾子攆瘸子的勾當。鄭家忍無可忍,將鄭柏逐出鄭家。偏生鄭仁基的父親鄭康年少爭氣,才情得到了鄭家的認可,准許重入鄭家,但掛入偏房中的偏房,準認祖不給歸宗。
鄭康用盡一生,也無法得到歸宗的首肯,臨終前拉著鄭仁基的手千叮嚀萬囑咐,鄭家後人一定要以歸宗為第一目標。
對於父親的臨終遺言,鄭仁基銘記在心,不敢有一刻忘記,也表現的相當出色,在隋朝當任通事舍人。但因隋朝如過眼雲煙,二世而亡,在唐朝他並沒有受到李淵器重,多年的努力近乎白費。
鄭仁基滿以為此身無望歸宗,卻不想佔著愛女鄭麗琬的光,鄭家老太公特許他重歸幼驎房,還委以重任,成為鄭家管事。
面對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鄭仁基非常的用心刻苦,希望藉此機會一舉在鄭家站穩腳跟,從而真正的光宗耀祖,而不是依仗女兒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