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可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猜疑
這一特徵深受“蔓荼羅圈模式”或“鄰國圈理論”的影響。此理論源於古印度孔雀王朝大臣僑底裡耶所著的《政事論》,書中假設存在眾多土邦,每個土邦都有屬於自己的鄰居圈。然而,這些友鄰在不同時間點可能會變成敵人;當自身實力不夠強大時,可以透過施展陰謀詭計來擊敗鄰國。冷戰結束之後,印度迅速修復了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併成功建立起兩國間的戰略伙伴關係。但對於俄羅斯與中國、美國以及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發展關係一事,印度感到極為不安,生怕俄羅斯會南下干預印度洋事務。
“9·11”事件發生後,印度進一步加強了與美國在反恐方面的合作,並對美國的 NMD 計劃表示支援。然而,印度堅決反對美國介入南亞事務,並對美國“重視巴基斯坦而輕視印度”的政策保持高度警惕。這種既想與強國合作以獲取利益,又擔心他國勢力滲透的心態,使得印度在處理國際關係時始終充滿猜忌和疑慮。特別是在武器裝備採購政策上,印不依賴於任何一方,從俄、美、歐、以等國均購買武器,導致其武器系統既不配套,又不能形成有效的戰鬥力。
三、報復
印度軍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英國殖民時期,它在這個背景下逐漸發展壯大,並最終脫離了英國的統治。然而,這支軍隊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了殖民僱傭軍文化的深刻影響,導致其成員普遍具有強烈的好鬥心和報復心理。
在 1947 年 8 月至 1948 年春印巴分治的早期階段,由於受到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煽動與挑撥,印度國內爆發了大規模的教派衝突和報復性事件。這次血腥的衝突導致了多達 60 萬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甚至連偉大的領袖聖雄甘地也因為倡導宗教團結而遭到一名狂熱的印度教極端分子的暗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62 年中印邊境戰爭以印度的失敗告終之後,他們心中湧起了強烈的對華復仇情緒,一心想要報這“一箭之仇”,重塑自己的尊嚴。這種復仇心理在印度軍隊中根深蒂固,成為他們長期以來的執念。
長期以來,印度政府一直致力於渲染來自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威脅論,透過各種手段向國內民眾灌輸這種觀念。印度國內媒體更是推波助瀾,極力煽動民眾的反巴仇華情緒,甚至公開呼籲軍人隨時做好應對來自中、巴兩國的所謂“挑釁”行為,鼓勵他們為實現“大印度”的宏偉戰略目標而英勇獻身。
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社會各個階層,包括軍隊官兵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