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可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阿克巴(1542年10月15日(一說11月23日)-1605年10月27日),全名阿布·烏爾法特·賈拉爾丁·穆罕默德·阿克巴(Abu'l-Fath Jalal-ud-din Muhammad Akbar),是莫臥兒王朝的第三代皇帝,被認為是莫臥兒帝國的真正奠基人和最偉大的皇帝。他在位期間實行宗教寬容和仁德政策,推動了莫臥兒帝國的文化和藝術達到頂峰。阿克巴以其寬容的政策和對所有信仰的平等和自由態度著稱,使得帝國的文化和藝術在其統治時期達到頂峰。在伊斯蘭發展史上,阿克巴大帝是伊斯蘭世界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宗教改革家,與波斯的阿巴斯大帝、奧斯曼的蘇萊曼大帝齊名。
一、少年登位
阿克巴是帖木兒的後代,胡馬雍的長子。胡馬雍從巴布林那裡繼承了一個龐大的、極不穩固的軍事帝國。巴布林死後,莫臥兒帝國分裂。1540年,胡馬雍被比哈爾的阿富汗人打敗,向西撤退。1542年10月15日(一說11月23日),途經阿馬爾科特(今印度拉賈斯坦境內)時,阿克巴出生。
其貌不揚,身高僅五英尺七英寸,長臂彎腿、細腰闊肩,天庭飽滿,頭向右側,走起路來,略有跛行。當時胡馬雍已被放逐,阿克巴寄養在喀布林的叔父家裡。阿克巴幼時未受到良好的教育,但他卻鍛鍊了一副強壯的體格。
1555年,胡馬雍奪回失去的德里王位。宣佈阿克巴為合法繼承人,並指派他為旁遮普總督,以大臣拜拉姆汗等人作他的保護人。1556年1月,胡馬雍去世,德里被阿富汗人喜穆奪去。
1556年2月14日,在拜拉姆汗等人的幫助下,阿克巴在卡拉瑙爾的一個花園內舉行登基大典,13歲的阿克巴遂成為莫臥兒皇帝。然而,這個印度皇帝只是名義上的,大權掌握在保護人拜拉姆汗手中。而且北印度大部分地區還在阿富汗人的蘇爾王朝統治之下。
二、親政掌權
1556年,阿克巴和拜拉姆汗向德里進軍,企圖消滅喜穆的軍隊。當時雙方力量對比懸殊:喜穆有騎兵5萬人,戰象一千頭,大炮51門;莫臥兒軍僅有騎兵1萬人。但莫臥兒軍卻有一支由優秀弓箭手組成的射騎隊。
1556年11月5日,兩軍在德里北90公里處的帕尼帕特發生激戰。30年前阿克巴的祖父巴布林曾在此大敗阿富汗人,因而這次戰役被稱為第二次帕尼帕特戰役。戰鬥開始時,莫臥兒軍因受喜穆的戰象猛力衝擊,顯得有點慌亂,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