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可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戒日王(589—647年),印度戒日朝國王(606—647年在位),戒日王朝的建立者,印度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為中國人所熟悉主要是玄奘西遊的緣故,在印度歷史上,他也是極具影響的帝王之一,是印度歷史上的著名國王、劇作家兼詩人,最後一個統一了北印度的本地人國王。他的統治時期606—647是印度歷史上的一個光輝的時代。
一、臨危即位
公元7世紀末,笈多王朝在白匈奴人打擊下瓦解之後,印度又恢復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在北印度,主要有四大強國:以德里附近為中心的坦尼沙王國(即戒日王朝),以曲女城附近為中心的穆克里王朝,恆河三角洲的高達王國(羯羅拏蘇伐刺那)和昌巴爾河流域的摩臘婆國。在長期的合縱連橫之後,逐漸形成了兩大陣營:坦尼沙和穆裡克為一方,高達和摩臘婆為另一方。
戒日王,本名屍羅逸多(Harsha Sīlāditya),戒日王是其德稱,意為“持戒的太陽神”。是坦尼沙國王波羅·瓦爾那(波羅帕羯羅伐彈那Prabhakara-Vardhana)的次子,王國的來歷不明,傳說王朝的締造者名叫布溼波菩地,由於信奉溼婆神而起家。到了戒日王的父親光增王時,逐漸吞併鄰近的小國,開始強大起來,進入了諸雄爭霸的行列。由於自稱屬笈多王朝的旁系後裔,因此也有人將戒日王朝視為笈多王朝的延續。戒日王之上有一兄一姐,兄長羅伽伐彈那原為王國的繼承人,英勇善戰,姐姐拉芝修黎嫁給了穆克里王朝國王格拉巴伐爾曼,以加強兩國的聯盟關係。
公元604年,年僅15歲、尚為王子的戒日王隨兄長羅賈伐彈那率軍征伐王國西部的白匈奴人殘餘勢力,此時國內發生了大變局,父王波羅·瓦爾那突然病逝,母后以身殉葬。與此同時,夙敵高達和摩臘婆兩國聯合起來,大舉發兵進攻坦尼沙的盟國穆裡克,穆裡克國王格拉巴伐爾曼兵敗被殺,王后拉芝修黎(即戒日王之姐)被俘。兩國軍隊還準備進攻坦尼沙。
值此危局,戒日王隨兄羅賈伐彈那快速返回國內。其兄羅賈伐彈那立即繼承王位,任命戒日王留守國內,自率萬餘騎兵進援曲女城,在取得節節勝利之時,卻被高達國王設賞迦派人暗殺,群龍無首的坦尼沙軍隊由勝轉敗。
公元606年,戒日王在重臣婆尼為首的群臣擁立下繼承了王位,隨即以傾國之力進攻曲女城,為了戰勝比他勢力強大的設賞迦王,戒日王一方面與懾於設賞迦王的擴張勢力的阿薩姆王國結盟,造成兩面夾攻設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