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可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飲酒可以讓人獲得解脫、重新回到大梵天與梵天合一的最佳方法。
4、公元前9世紀的婆羅門教興起
婆羅門教起源於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等級森嚴,把人分為四個種姓,分別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二、列國時期或稱佛陀時期(公元前600年-前300年)
公元前600年,印度經過多年的部落戰爭,逐漸形成了約20多個散落的國家。其中主要的強國有十六個:迦屍、憍薩羅、鴦伽、摩揭陀、弗慄恃跋耆、末羅、支提、跋蹉、俱盧、般遮羅、摩差耶、修羅色那、阿溼波、阿盤底、犍陀羅和甘菩遮劍洴沙。在許多印度邦國之中,位於今比哈爾邦的摩揭陀國逐漸居於優勢地位。
這一歷史時期是所謂的列國時期,因為佛教產生於這一時期,也常稱為佛陀時期,列國時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躍,出現了許多哲學或宗教流派,其中影響最為久遠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
三、孔雀王朝(公元前325年-前187年)及佛教盛行
公元前 6 世紀末,強大的波斯人入侵併征服了印度西北部,並將其劃分為數個省。然而,這片土地的命運並未就此終結。不久後,印度西北部再次成為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的戰利品。公元前 325 年,當亞歷山大大帝完成對印度河流域的征服時,他選擇撤離。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月護王(旃陀羅笈多)站了出來,帶領著當地人民奮起反抗。他們組建起一支強大的軍隊,與馬其頓殘留軍隊展開激烈戰鬥,最終成功地將他們驅逐出印度領土。緊接著,月護王繼續前進,推翻了統治印度多年的難陀王朝,建立了一個全新的王朝——孔雀王朝。這標誌著古印度歷史上首次迎來了統一的時代和帝國。
孔雀王朝在公元前 273 至前 236 年間達到了鼎盛時期,而這一切都歸功於阿育王的登基。這位偉大的君主以卓越的領導才能和軍事智慧,成功地統一了除南印度邁索爾地區之外的整個印度半島。透過一系列戰爭和政治手段,阿育王將各個邦國納入自己的統治範圍,使得整個印度都在形式上統一於帝國政權之下。
此外,阿育王還積極推動佛教的發展。他本人就是虔誠的佛教信徒,不僅大力支援佛教寺廟的建設,還派遣使者到周邊國家傳播佛教教義。在他的倡導下,佛教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對印度乃至世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