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章 (第2/3頁)
芳華怨:煙花易冷為誰折腰(更新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轉睛地看著那對新人,嘴角抿著,仿若很是不甘。
我不知怎的,心裡很不是滋味,方才那些不過是我的玩笑話,我本就不該對周霽生出些什麼情愫來。
我悄悄溜了,剛出府門便撞上了熟人,準確地來說是周霽的熟人,我曾在閒暇時去找周霽,幾次三番碰到他,一來二去便也混了個臉熟。
他也是來參加顧吟秋的喜宴的,我笑嘻嘻地調侃他:「你來遲了!他們連堂都拜完了!」他一點也不惱:「周霽沒來遲就行。」
我心下一驚:「何出此言。」
至此,我從他口中知道了周霽與顧吟秋的故事。
「周霽啊……年少時,是我們當中最出類拔萃的世家公子。」
周將軍與夫人十分恩愛,卻晚年才得周霽一子。
周霽不負所望,小小年紀不僅詩詞歌賦無一不精,還學得一手百步穿楊的好騎射。
帝王曾贊「有子如此,周家有望」。
少年時的周霽,名震京華。
最讓人唏噓的是他與顧吟秋的兒女情長。
其實這個故事俗套得很。
年少的周霽去顧府拜訪,和顧吟秋一見鍾情。
不像那些追求顧吟秋的青年們為她吟詩作賦,他帶著顧吟秋,走進了元宵燈會,為她贏得了當天所有詩謎的頭籌,然後將親手打的木簪送給了顧吟秋。
舉世無雙的少年與百年難覓的美人,確實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變故就是在這個時候發生的。
周家被扣上了藐視君威的帽子。周霽成年以後,周家因為幾個本家的小輩太過驕傲為聖上不喜,周霽冒死覲見,作《治國策十條》才保住一條命。
可是,自此之後,也沒有周家,只有周霽了。
周霽雖然勉勉強強保住了一條命,卻被處以宮刑,進宮做了內侍。
「我前些日子還看到顧姑娘去了周府,回來之後卻不知為何突然定了親……」
我心裡五味雜陳,他原先說自己是太監,我是不信的,卻不曾想,這竟是真的。
可……他那樣一個清風霽月的人兒,哪有半點像太監呢?
回到周府,看到周霽,他雖然醉了,儀態卻很好,只有微微泛紅的臉和一身濃重的酒氣提醒我發生過什麼。他安靜地坐在燭光前,看見我,他笑道:「不錯,還知道回來。」
這次我沒接他話。
他低著頭,長睫在臉上投下一片陰影。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