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弘道八年 (第2/6頁)
明月共舉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以讓他們再多等些時日,應是不難。
只不過這些事情該如何操作,就得看我那兩位相國了。”
陸淵心中這般想著,然後又提筆疾書,給崔長青與孫思文寫起信來。
如今他外出征戰,國中大小事務,甚至部分軍權,都交給了這兩位左右相國。
這其中接待各國使者的事情,自然也由他們負責。
此時自己婚禮逾期,安撫各國使者的事宜,自然也該有兩人去做。
不過這到底是自己理虧,因此同樣寫封通道歉,讓兩人多擔待,也是很有必要的。
而他信中內容,除了提及婚禮之事外。
同樣也下了另一個命令,那就是讓兩位相國,開始籌備新一輪的恩科。
嗯,是的,繼去年十一月的科舉後,如今才過了兩月,陸淵又需要再開一輪科舉了。
沒辦法。
誰讓這次北伐,戰果斐然,此時不僅已經拿下了襄陽郡三府之地。接下來很可能還要再接收西川郡三府之地。
一共六府之地,已經超過了半郡之土。這麼廣饒的地盤,如果按照規制來做,在地方府縣安排上官員,那就是差不多七百餘人的缺額。
甚至如果要在這六府之地上,組建郡府的話,那缺額可能又要達到千人之多。
這麼多的官員缺口,陸淵想要填補,當然只能再開一次科舉了。
不過科舉之事,現在也是進行籌備中,沒那麼快開始。
對於江北之地,新收復的領土,他打算先軍管個半年,然後再安排官員。
而這半年之內,只是用來籌備新科舉的時間。
上一次科舉,陸淵收穫極大,因為吸納了寧海南海二國士子,使得他氣運都增長了不少,算是嚐到了甜頭。
因此這一次科舉,他打算再派一些細作,前往南海、寧海,在這兩國繼續做著活動宣傳。
上次科舉,南海、寧海兩國雖然來了八千士子,但這並不是兩國極限。
在兩國之內,還有四五千符合條件的秀才,沒有前來參加科舉。
而且上次科舉之後,也有不少參加完科舉的兩國士子,返回了南海、寧海二國。此次再開恩科,又選拔千人官員,自然得將這些人給叫回來才行。
看看吧。
我長沙國不到一年之內,就接連三次開科舉,前後錄選了兩千餘名官員。
這國運,這上升勢頭,這對士子們的有待,這升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