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世家屈服 (第2/7頁)
明月共舉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聲勢又豈能如先前一般?
怕不是到最後,朝廷不止連郡府都守不住,就連南海、豫章兩郡,也要遭受苗兵荼毒吧。
若真的讓苗人做成此事,別說朝廷如今與周人隔河對峙了,怕是連江山社稷,指不定都已傾覆。
所以說,當初陸淵舉兵,在邵陽府截斷南北苗人,使得他們數十萬大軍無法合流,對於洞庭郡,對於朝廷來說,實在有挽天傾之功。
而後面的七星門叛亂,若無陸淵,衡陽、長沙兩府,朝廷估計也保不住。
而沒了這兩府供應,白夢陽的平蜀大軍,怕是會敗得更快。
後面上官明的十萬大軍,他也要從豫章郡數百里外,耗費大代價的轉運糧草。
洞庭郡內,也會再多一個擁兵十數萬,跨擁三府的叛賊。
到時朝廷還能不能守住這長江防線,一樣是個問題。
陸淵平定七星門叛亂,又是一件拯救國運的大功。
再說到最近的,也就是去年那場急破南北苗人的大戰。
當時藍照雲率著六萬苗兵,與李煙景的四萬周兵合流,以十萬之眾跟楊景與岳陽府對峙。
那時有著苗人相助,周人兵馬鼎盛,縱然有著朝廷水師封鎖長江,可一樣能找到機會,時不時從江北,運送一些兵馬物資下來。
若是時間拖得久的話,怕不是到現在,江南之地的周兵就已經超過十萬了。
也正是如此,所以上官明才一直催促陸淵出兵,幫著他分擔壓力,驅逐周人。
於是後來便有了陸淵出二十萬兵,南平三府,北定武陵,收降苗人,聯姻五毒的壯舉。
這一件事,同樣是陸淵救朝廷於傾覆。
如此三件事情加起來,三次救國於危難,你說陸淵的功勞不大,他的威風不大?
因此對於朝廷,陸淵可以們心自問,是沒有半點虧欠的。
畢竟朝廷給他的,除了當初天羅法會上,楊景講的一些突破先天的秘聞要點外,可就真的沒有其餘了。
什麼,官爵名分?
是的,朝廷是給他封了奮武將軍、封了徵南將軍。
可以上這些官爵,哪個不是陸淵先立下不世之功,朝廷才給出名爵封賞的。
換句話說,那都是他一刀一槍,用敵人的鮮血,用無數的勝利換來的。
而朝廷就算不給這些名爵,陸淵有兵有槍,照樣能取來如今的成就。
唯一的差別,不過是那樣的話,朝廷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