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 (第2/5頁)
嬴天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謝拾都仰著小臉一一答了,那小模樣誰見了都得誇一聲乖。
小小年紀,口齒如此伶俐,答話時思路更是流利清晰,教徐夫子暗暗驚奇不已。原以為說他機靈只是自誇,看來倒是真的。
“既然你還不曾啟蒙識字,自今日起便先學《三字經》。”
瞭解完情況,徐夫子示意小孩將另外兩本書先收進書袋,又攤開《三字經》,帶著謝拾從頭開始,先通讀一遍。
這也是大部分夫子啟蒙的方式。《三》、《百》、《千》之所以被列為蒙學書籍,其中一大優點便是讀起來朗朗上口,小孩即便不明其意,讀著讀著不知不覺就記住了。
“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
徐夫子讀一句,謝拾跟著念一句。
“性相近,□□。”
“性相近,□□。”
徐夫子搖頭晃腦,謝拾也跟著搖頭晃腦。
他坐得端正,小腦袋卻搖來晃去,看上去頗為有趣。旁邊抄書的徐守文視線飄過來不小心看到時,差點就破功笑出了聲。
徐夫子默不作聲看他一眼,暗暗記下《千字文》只罰抄一遍對徐守文來說實在太輕鬆,得加罰,才繼續領著謝拾讀《三字經》。
在徐夫子的帶領下,一本《三字經》很快便讀完了一遍。
徐夫子當然不指望就這麼領著謝拾讀了一遍他就記住了,如今不過是啟蒙第一天,慣例領著他全文通讀一遍罷了,後面還得一字一句地教他——畢竟謝拾年僅四歲,又沒有基礎,只要坐得住,每日背幾句,循序漸進就夠了。
說到底,世上哪來那麼多神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全文領讀完一遍,徐夫子又領著謝拾三字一句著重讀了一遍開頭四句,一個字一個字反切,還時不時用戒尺指著《三字經》上的某個字,糾正謝拾突然跑偏的讀音。
“人之初生,本性為善,習慣卻不盡相同,天長日久便有了性情之差。”徐夫子說話時,戒尺在空中一甩,謝拾下意識縮了縮小身板,“是故孺子不可不教。”
謝拾點頭如小雞啄米,十分乖巧:“夫子說的是。夫子儘管教,我一定用心學。”
徐夫子:“……”
“此為《三字經》開篇之義。”
他只說了一句,沒有過多解釋。時下夫子都奉行“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的道理,讀書不講大意,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