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4 章 講學 (第2/23頁)
嬴天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卻又來得快去得快,令他們摸不著頭腦。
儘管她一言未發,謝拾不知為何卻能領會她的想法,頓時不由失笑。莫非他這個“救命恩人”在對方眼中已經形成了刻板印象,是天字第一號大好人傻白甜,不管什麼請求,都會問都不問便一口答應?
謝拾只能用實際行動讓擔心他的人放心,他開口問道:“不知是什麼不情之請?”
二人便將吳知縣的請求轉述出來。
其實一開始吳知縣本打算守株待兔,就在社學等謝拾送上門,與他拉關係套交情。可轉念一想,人家本是來拜訪故舊的,他一個陌
生人傻愣愣插在這裡,不僅耽誤人家敘舊,還要拉著他說上一堆官話套話……試問換作自己,能有好心情嗎?
一念即此,吳知縣果斷撤退,將一切託付給蔣、李二人。畢竟他的請求並非為自己謀私利,而是對社學的學生大有好處,二人身為社學先生,必是甘願促成此事。
況且此事雖是耽誤謝拾的時間,對謝拾而言也有好處,至少能讓他名望更勝罷?哪怕對如今的他而言這點名望無關緊要。
不出吳知縣,二人一口答應下來。以他們對謝拾的瞭解,應當不會拒絕講學之事。
唯一可慮的是包括縣城裡的社學在內,渝陽縣一共有四家社學,分佈各鄉鎮,還有一家縣學,倘若真的依照吳知縣之情一一走一圈,哪怕只是講學也得數日之功。而謝拾此番卻是出使而來,時間耽誤不得。
結果如他們所想,滿頭問號的謝拾聽了這個所謂的“不情之請”,不假思索地點頭道:“我既為先行者,為後學末進講一講學又有何不可?今日便自此社學而始。”
雖然給蒙童講學於他而言大材小用,就算是縣學的生員如今在他看來都是淺薄。但那個使天下人人有衣穿,有飯吃,有書讀的願望不就應該從渺小中起步嗎?倘若一縣之地都嫌麻煩,又何談惠及天下之人?
謝拾非但不嫌麻煩,反而頗為期待。且油然生出終於能將理論付諸於實踐的興奮。
於是,午覺醒來的一眾蒙童尚在學堂中此起彼伏打著呵欠,就見一道人影揹著陽光走了進來。他未及弱冠,介於少年與青年之間,氣度風姿卻是蒙童們平生所僅見。
以至於這短短一堂課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他所傳授脫胎於書中卻又別出機杼的道理,直到許多年後,都有人銘記於心。
一連五日,謝拾將渝陽縣大大小小的學校走了一遍。他深入淺出,幾乎將四書五經中的道理拆解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