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回 宴飲前後 下 (第3/8頁)
關心則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她有氣無力的哼哼:“唉……老婆子年紀大了,耳朵不好使,你們這一說話,我就連唱的是什麼也聽不出了。”
四老太太鬆了口氣,趕緊道:“都是我們擾著您了。”然後狠狠瞪了眼炳二太太,臉上裝笑,重重道,“你們別多嘴了,趕緊聽曲兒!”
這般一來,廳內這才靜下來;明蘭暗暗搖頭,嘆了口氣,轉頭去望著那水上蓬萊般的曲亭,不再理會她們,自顧自靜下心來好好聽賞。
因不曾搭有戲臺,是以女客們大多點的都是文戲段子。
盧老夫人點了《單刀會》的‘訓子’一段(聽說她那年逾五十的兒子最近不大乖),太夫人點的是《東窗事發》的‘歸案’一章(講的是婆媳妯娌先誤解後和好的故事),王氏點了《琴臺記》中的‘還珠’(丈夫在沾花惹草無數後終於認識到妻子的好處,洗心革面,夫妻恩愛白頭),然後旁人也都陸續點了自己喜歡的曲目。
其中點選率最高的莫過於《琉雲翹傳》,好幾個女眷各點一段,明蘭略略一算,幾乎把整出《琉雲翹傳》都點齊了。
這出戏自前朝起,近百年來始終盛演不衰,女眷們尤其鍾愛。
劇情概要如下:話說某朝中期,一位名妓因緣際會結識了一位少年探花郎,兩人雖貴賤殊途,但卻一見如故,傾心相愛;後探花郎雖將名妓贖身併入了良籍,然家門容不下煙花女子。這名妓倒也剛烈,直接留信出走,並勸探花郎另娶高門淑女為妻。
探花郎遍尋愛人不得,只得從父母之命,多年後,新鰥的探花郎被點為巡邊御史,於邊疆巡視之際恰遇羯奴大舉進犯,探花郎率領軍民極力抵擋,然敵眾我寡,眼看援兵遲遲未到,就要城破身死,探花郎都已把劍架在脖子上了,這時忽然羯奴中帳大營大亂;探花郎抓住時機,趕緊吩咐守城官兵趁機急襲,果然得手,危機自解。
戰後清點才知道,原來是一女子斥重金急購了五百牛羊馬匹,然後於尾部點上火,效仿田單的火牛陣,讓牲口群從毫無防備的羯奴後方衝過去;探花郎見疑,細細打聽之下才知道,這女子赫然就是那名妓。
最後當然是大團圓結局,才子佳人琴瑟和鳴,白頭偕老,兒孫滿堂。
這故事很爛俗,但卻很動人,因為這出戏是真有其事,講的是前朝一段奇緣。
那探花郎姓高名覃,乃江左名門子弟,他少年得志,十六歲就科試簪花,先後輔佐了三位皇帝,一生大起大落,福澤百姓無數,後被錄入正史《名臣傳》。
而他的妻子更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