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回 襄陽侯府一日遊 上 (第2/6頁)
關心則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三個女孩,墨蘭心裡豔羨,神色還算鎮定,只是臉上的微笑有些僵硬,如蘭就直白多了,眼中不加掩飾的流露出喜羨之色,王氏再去看明蘭——頓時一楞。
只見明蘭若無其事,神色如常,態度自然流暢,也不像裝的,倒似真的不把眼前的富貴放在眼裡一般,王氏不由得刮目相看。
不是明蘭眼界高,法院工作每日對著的不是作奸犯科就是家庭倫理慘劇,工作人員心情抑鬱,工作鴨梨大,單位每年組織的旅行明蘭都沒落下。
她去過故宮,走過王府,溜達過沈園,攀爬過天壇,也算見過世面的,只在3D螢幕前看到《指環王1》裡那座地下王宮,明蘭倒是‘哇’了好幾下。沒辦法,西風東漸,資本主義侵襲全球,現代人對建築的審美本就更偏向西化一些嘛。
指派來引路的管事婆子是個口齒伶俐的,一路走,一邊還指點著各處景緻略略解說,王氏隨口笑道:“天下富貴宅邸多了,難得的是貴府格局雅緻,真是好山好水,好兆頭。”
如蘭附到明蘭耳邊,輕聲一句:“六妹妹,這裡可比大姐夫家強多了。”明蘭點點頭,她沒去過忠勤伯府,沒有發言權,只規矩的走路。
古代上層社會,清流和權貴雖有通婚,但卻界限分明,權貴子弟大多靠著萌襲或皇帝賞識,在軍中或衛戍禁軍裡謀職,再不然就在某部門掛個虛銜,而讀書人走的卻是文官科舉路線,童生,秀才,進士,成績好的進翰林院,成績一般的在六部熬資歷或外放,如此累積品級,或做高官,或回家賦閒做個鄉紳。
當然,許多士紳之家的子弟,本就不緊著做官,考功名不過是為家族減免些稅役,或添道保護傘而已;真正關鍵的是那些看著品級低的翰林學士,尤其是裡面的庶吉士。
自前朝起,朝廷便形成慣例:非進士不入翰林院,非翰林不入內閣。因此庶吉士又被稱為‘儲相’,換言之,長柏將來有可能平步青雲,直入內閣掌權。
明蘭昨晚睡覺時,就覺得像襄陽侯這樣的熱門權貴做壽,實在沒有必要請自家的,後來細細度量了一番才明白,這不過是瞧在長柏和海家的面上罷了;若將來長柏真有發跡的機會,早一點做感情投資總是不錯的,何況投資數額又不大。
正想著,便到了正堂,因王氏一行人來的早,客人都還未到,郡主索性請王氏帶著女孩兒來給壽星翁磕頭請安,剛到門口,就聽見裡頭傳出來陣陣說話聲和大笑聲。
明蘭低頭進去,只覺得腳下一軟,原來屋裡鋪著厚厚的‘吉祥福壽’紋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