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第2/3頁)
韓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體應該叫什麼了。
“公知”的臭掉和“公知”自己也有一定的關係,知識分子的確有一堆的臭毛病,有的迂腐,有的圓滑,有的好色,有的沒譜,有的投機,有的嘮叨,有的粗魯,有的裝逼,有的故作高深,有的譁眾取寵,有的拉幫結派,有的愛作姿態,有的人品不端,有的言行不一,有的危言聳聽,有的黨同伐異。加上公知一直在發言,自身缺點也會被一再放大,所以最終開始惹人厭煩。不過回頭想想,各行各業的各色人等不都是這樣麼,比如你老說演藝圈的男女關係實在太亂了,但回頭一看自己的辦公室,可能也好不到哪去。
故事一定是這樣發展的,一開始有公知和意見領袖大聲說話,很多人覺得舒服,把自己的心聲給說出來。後來大家又覺得,怎麼都是車軲轆話來回說。當然,這也不完全怨公知,主要責任在於政府老是車軲轆錯來回犯。後來有人突然喊了一嗓子,公知得了名,賺了錢,自己其實也好不到哪去,他原來是在消費政治,消費情緒。臭公知。
我身邊就有朋友不喜歡看文人出身的公知在那裡批判社會,他覺得表演居多,而且一直在ng,就是永遠不關機。相比之下,他更愛看成功的商界人士說話,他關注了李開復王冉潘石屹等人,每天轉發,覺得他們幾個文筆不輸那些文人,而且更瞭解現實社會中的可行性操作,語氣也更舒服。最重要的是人家已經富裕了,無需表演。後來在一個飯桌上,另外一個朋友陰謀論道,不一定,人有了錢就要好名聲,我覺得他們動機不純,是另外一種消費,也是臭公知的另外一種。我那朋友雖然爭辯幾句,但第二天微博只轉了條冷笑話精選,好幾天才緩過來。
我還有一個朋友喜歡姚晨,覺得演藝圈裡關心現實的明星不多,而且她也常仗義執言。但也有朋友就不屑一顧,說這也許是一個策劃好的路線,要和其他明星區分開來,說到底就是功利,也是臭公知的一個變種。
我還有一個朋友喜歡xxx,覺得xxx很厲害。結果也有朋友反駁說,xxx也是在表演一種姿態,越被迫害,他地位就越高,收入就越多。這境界比臭公知要高一點,但其實也是在消費政治,歸根結底還是臭公知的20版本。
當然,也有說到我自己的。我初中寫文章就喜歡批評這個批判那個,當時沒什麼概念,純粹是因為啟蒙讀物都是民國作家的,於是下意識覺得寫文章就該批判。另外有個酷愛寫作的同學,大家啟蒙讀物和性格都不一樣,所以我特別能理解為什麼總有一些人關心現實,另一些人關心星座,而他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