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章 (第2/2頁)
雜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甚至可以不下車就把油桶裡的汽油補充到油箱內,成功讓兩臺車行駛里程超過3000km。因為從明天開始,兩部車是當避難所無法繼續使用時的逃亡方案,而且是雙車互為備份。所以車內也相應做了儲備:戶外防護服+主動呼吸器每車6套,60L帶紫外線殺菌儲水桶1個,醫藥箱2個,毯子3條,每人的備用衣物2套,應急乾糧60人份。車頂還有同樣數量的儲備物資固定在籠子裡,籠子裡還有120L汽油、工兵鏟等工具。車輛停放在1樓對著出貨大門,藏在用輕鋼龍骨石膏板搭建的假牆後面。
最後是我們花費精力最多,工作量也最大的住:
冷庫的1樓和2樓仍是亂糟糟的工地,但有可能威脅到我們的金屬製品都被收到了4樓,外人來看,這裡完全是一個荒廢已久且沒有可利用物資的廢地。1,2,3,5樓通往4樓的水電管井都已經封閉,並灌入大量摻雜發泡劑的黏性堵漏材料,它們將最終組成一團類似海綿的物體,既阻塞通道又能吸收震動和聲音。3,5樓是空置的,目的是讓萬里無一的闖入者誤認為樓裡沒有物資也沒有人,貫通樓上樓下的電梯也已經看不到4樓的存在,樓梯被炸斷後,4樓將從這裡被徹底掩蓋。
4樓冷庫區被分成4部分,生活區被厚實的隔音隔牆包裹著,即使裡面聲音達到90分貝,樓外也什麼都聽不見。不過這也帶來了一個分歧:隔音如此之好,是否需要限制生活區音量。在經過討論後,一家人還是達成了一致——保持低音量生活。生活區外是儲存區,40塊棧板把區域劃分呈棋盤狀,運用現代倉管模式的編碼和堆疊看板,使得查詢物資發方便又快捷。垃圾處理區位於4樓角落,包括廁所和處理區,處理區既負責汙水的處理,也負責固廢的處理。專門搭建的隔音操作間把固廢變成磚頭,堆砌在高強度紫外線和高濃度臭氧充斥的垃圾間裡。最後是養殖區,包括水培箱和養雞場(籠),這是未來我們僅有的蔬菜和鮮肉的來源。
電器部分,除了早已規劃冰箱、洗衣機、電視、電飯煲、蒸烤箱、洗碗機、電熱毯、電油汀(電暖氣)、淨水器、電水壺、空氣炸鍋外又帶上了電壓力鍋。當然還有家裡的兩臺小型無人機和那臺植保無人機。
樓裡原有的水電系統都已切斷。電梯原本的供電系統已破壞,1樓的大型淨水裝置的關鍵部件如:電路板、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