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與司馬光相比,呂公著跟王安石的交情確實更深。熙寧之前王安石便名揚天下,就因為有韓絳、韓維兄弟和呂公著的極力推崇。這種宣傳是有分量的。畢竟,他們三人都出身名門望族,呂公著更是宰相呂夷簡之子。投桃須報李。御史中丞呂誨被貶,王安石推薦的接替人選便是呂公著。<small>[44]</small>
但在熙寧三年四月,他卻被王安石控告。
控告的過程有點烏龍,呂公著、司馬光和王安石的說法也不一致。核心案情大約是:條例司批駁韓琦,呂公著大為不滿。他對皇帝說:朝廷怎麼可以這樣欺負藩鎮?萬一韓琦率晉陽之兵南下清除君側之惡,請問陛下將如何對待?
這很嚴重,因為“清君側”幾乎等於謀反。韓琦當然不會這麼說,也不會這麼想。因此呂公著此言,便有誣陷韓琦之嫌。問題在於,呂公著也未必說了這話。如果沒有,那麼受到誣陷的,就不是韓琦,而是呂公著了。
問題是,呂公著說了沒有?
當事人自己是否認的。他在多年以後回憶說,當時面見皇帝次數頻繁,從來沒有一個字提到韓琦。這段話是王安石和呂惠卿憑空捏造,又偷偷塞進某個檔案中的,目的就是要栽贓陷害。相反,王安石的回憶錄言之鑿鑿,呂公著不但說了這話,還說得淚流滿面。司馬光的記載則模稜兩可,一面肯定趙抃親眼看見呂公著從貢院走入殿中向皇帝進言,同時又稱那些話是另一個人說的,被神宗張冠李戴云云。<small>[45]</small>
看來,真相大白是不大可能了。
不過可以肯定,處分呂公著的詔書中確有“乃誣方鎮有除惡之謀”的字樣。同樣可以肯定的是,呂公著很不贊成王安石的變法,說起話來也措辭嚴厲。因此,可能存在的事實也許是:呂公著或者出於義憤,或者出於擔憂,確實有過類似言論,卻被王安石和呂惠卿抓住把柄大做文章。
即便如此,也讓人心寒。
但這並非沒有可能。在呂惠卿,也許是本無情義;在王安石,則無妨看作自我犧牲。實際上,王安石正是那種為了主義和主張可以放棄一切的人,其中就包括生活情趣和個人享受,也包括私誼和朋友。當然,是曾經的。
比如富弼和歐陽修。
富弼是王安石的老上級,歐陽修則是他的大恩人。作為文壇領袖,歐陽修的推薦和好評,可比韓氏兄弟和呂公著分量重得多。然而怎麼樣呢?歐陽修申請退休時,副宰相馮京主張挽留,王安石卻說: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