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久,蘭臺宮高高的臺階之下又出現了另一個身影。赭色貴服,披金墜玉,峨冠博帶,熟悉之人遠遠望去便知此乃王叔子尚是也。
子尚覲見之時,楚王正自閱覽竹簡,頭也未抬地問道:“王叔今日怎地過來了?身體近來可好?”
子尚恭敬行禮道:“有勞大君惦念,老臣一向安好。今日覲見,是特為秦國借璧之事而來。”
楚王聞言,不由抬頭問道:“王叔有何高見?”
子尚微微一笑,並不急於進言,只是拍拍手,卻見兩個宮人抬了一方蒙著黃布的木盒上來。楚王來了些興趣,微微頷首示意,木易隨即上前將那木盒恭敬端了上來,呈於楚王面前的案几之上。
子尚這才躬身一禮道:“借璧一事,進退皆是兩難。老臣私心想著,大君必定已為此煩擾多時,只盼此盒中之物能為大君疏解煩憂。”
楚王掀起黃布,打量了一下那個木盒,無漆無紋,只以木色本身示人,做工亦未見精緻,端的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木頭盒子。他好奇心愈盛,伸手緩緩將盒蓋掀了起來。
一方璧玉赫然出現在盒中,楚王一見,不由面色一變。他看看手中的和氏璧,再看看盒中的無名璧玉,除了尺寸略有不同外,其餘竟是一般無二!
楚王驚異地看向子尚,子尚微笑施禮道:“恭喜大君,得此璧玉,借璧之事便可迎刃而解。”
見楚王依舊滿面疑惑,他進一步解釋道:“老臣差人遍尋我大楚江山,終得此玉。雖細看之下,玉質與尺寸猶與和氏璧有所差距,但經過能工巧匠悉心加工雕琢,以求形似而神近。想那秦王從未見過和氏璧,安能分出真假?”
楚王聞言沉吟許久,又問:“那秦相張儀曾在昭和府中任客卿,和氏璧當年失竊之事聽聞便與他脫不了干係,若他果真見過此璧,豈非正中了他的下懷?”
子尚笑道:“大君心細如髮,明察秋毫,老臣佩服!不過若那張儀果真曾親見和氏璧,則必是於那竊玉之時。如此有損體面與名聲之事,他如何敢認?堂堂秦國丞相竟是竊玉蟊賊?若真如此,即便他看出破綻,怕也無人再信!這樣一來,他便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不但損了自身名譽,又無法向秦君覆命,如此傻事,諒他也不會去做罷!”
楚王聽著,漸漸露出了放心的神色,他頗為滿意地看向子尚:“王叔費心了,即便是成色與尺寸略有不及,這仍是一塊上等美玉,如此珍貴寶物,無論尋找與打磨必是極為費時費力的,王叔有心!”
隨即,楚王略略側頭,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