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國家與人 公民與臣民 (第2/2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奴隸的“牧臣”。[14]
這些奴隸中的小頭目,很有可能是戰敗族群的族長或酋長。他們就是最早的“臣僚”。君臣的臣,就從這裡演變過來。說白了,其實是貴族和官員在君主面前以奴隸自居,就像清代的滿族王公見了皇帝自稱“奴才”。
同樣,民也不是好詞,至少不是尊稱。
實際上,古書中的民,往往被解釋為冥、暝、盲、氓。這大約因為最早的民都是戰俘和奴隸,有的還要被刺瞎眼睛。比如黎民,就是戰敗的九黎族;畜民,就是被商人統治的老奴隸;頑民,則是被周人打敗又冥頑不化的殷商貴族。既然戰敗,自然是“民”。人,才是勝利者和統治者。
顯然,在上古時期,人和民也不平等。最高階的是“大人”,其次是“小人”,最低階的是“萬民”。
後來,奴隸變成平民,也還是被統治者。所謂蟻民、草民、小民、賤民、刁民、屁民,包括順民和良民,都明顯帶有輕蔑和歧視之意。總之,秦漢以前,人比民貴;秦漢以後,官比民高。孟子能說“民為貴”,實在相當了不起!
<table border="0"><tbody><tr><td><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3Q2447.jpg"/></td><td>◎金文“民”(克鼎)這個字,有學者解釋為“盲其左目以為奴隸之總稱”,也有學者解釋為“萌之本字,象種子冒地而出,引申為凡草木萌芽皆謂之民”。兩說均請參看商承祚《戰國楚帛書述略》。</td></tr></tbody></table>
臣民,就是“臣服的人”。
公民自由平等,臣民服從依附。所以,臣民的國家必是君主制,公民則喜歡民主共和。國家模式和政治體制,其實都是人自己的創造和選擇。
國家與人的關係,也許就在這裡。
[13]關於城邦與公民的解釋,見商務印書館1965年版亞里士多德《政治學》(吳壽彭譯本)。
[14]見《古文字詁林》第四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