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遊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王朝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在場的所有人包括朱元璋劉基在內,從來沒有想過,也沒有想過去追究這個問題。
但是當楊炎提出這個問題來以後,所有人都來了很高的興致。
這似乎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楊炎道:“還是以我們之前所說的矛盾推動發展的理論為基礎,在漫長的原始社會中,人們的主要矛盾是與自然界的抗爭,生存下來,並繁衍後代。”
“所以,人們為了更好的生存,便想辦法去解決各種各樣的矛盾,沒有火,人們研究出了生火,沒有衣服,人們編制出了衣服,從此不再需要衣不蔽體,沒有房屋,人們學會了建造房屋,從此不再需要風餐露宿。”
“人們還造出了弓箭狩獵,發明了陶器作為容器,漸漸學會了圈養家禽和種植各種作物。”
“隨著生產力的提升,人們的生活,一天天的好起來了。”
“這個時候,人們不僅僅滿足生存需求了,開始有了一些儲蓄,比如有了存糧,有了家畜,有了衣服,而這些,我們把他稱為剩餘產品。”
“剩餘產品的出現,讓人們得以擺脫朝不保夕,饔飧(yōng sūn指早飯和晚飯)不繼的生活,開始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其他活動。”
“與此同時,在滿足生存需求的條件下,人們生產出來的剩餘產品開始歸自己所有,不再平均分配,私人開始有了屬於自己的存量,衣物,家畜,房屋等等,也就意味著,公有制的生產關係,開始向私有制的生產關係轉變。”
“而貧富差距,也在這個時候顯現了出來,腦子靈活的,吃苦肯幹的,肯定要比腦子蠢笨的,好吃懶做的,積累更多的剩餘產品。”
“古語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
“當生產出來的產品少得只夠維持生存的時候,大家都沒得選,但是當剩餘產品出現了,大家就開始有了別的心思,誰都想過得更好,擁有更多的剩餘產品,對嗎?”
朱元璋和劉基點頭。
同學們也是紛紛點頭。
原始社會從公有制慢慢向私有制發展的過程,楊炎講得很詳細,深入淺出,讓人很容易理解。
說到底還是人性的貪慾。
對於這一點,別說是朱元璋和劉基理解了,就是同學們也都理解了。
“同學們發現沒有,主要矛盾在這個過程中,已經悄然轉變了。”
楊炎的話,讓朱元璋劉基還有同學們都是微微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