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229【拿下央視標王,影視帝國之路】 (第1/6頁)
汪公子在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219章 229【拿下央視標王,影視帝國之路】
關於拍攝地點的事,不是一時半會能敲定下來的,今天這場座談會也沒有辦法一口氣全部搞定。
所以在座談會結束後,大家在北影廠簡單的吃了一頓午餐,李藝書送走了各路領導還有其他沒有入選的導演們,他這才拉著謝進等五名導演還有相關專家們,找個地方再好好地聊一聊。
趁著今天大家齊聚一堂的功夫,先把一些基本的論調給定下來。
小會議室內。
早有準備的古代兵器甲冑研究專家,拿出了厚厚一迭相片,挨個的給現場的人發放:「李導,這是我們蒐集的一些漢代的甲冑,包括漢軍使用的軍械裝備,大家都可以看看提提意見。」
看著照片上真實的東漢盔甲,鐵札甲,包頭盔,整體上跟後來吳語森的《赤壁》差不多,但是太過簡陋了,無法透過觀影的角度,來去體現出古代士兵的雄偉。
這一點《英雄》就很不錯,整體士卒的造型有別於秦始皇陵考古出來的甲冑,算是替代升級版,經過電影色彩還有場景的薰陶,那一排排秦軍手持寶劍,踩在黃沙之上,步步走來,背後千軍萬馬,堪稱氣勢如虹。
「漢代盔甲造型能不能做的華麗一點?」
李藝書眉頭緊鎖的看向研究這方面的專家:「電影基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這漢代兵卒的盔甲太簡陋了,稍微設計一下,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個秦朝出土的頭盔,能不能參考這個設計?」
「李導說的應該是秦石胄吧?」
其中一名專家說道:「秦石胄的造型是包頭的,跟漢代頭盔其實是差不多的,只不過簡化了很多,我們根據出土的漢末三國時期的古墓,裡面出土的甲冑基本都是照片上這種。」
「李導。」
邊上的謝進導演開口道:「我覺得還是要寫實一點好,這些盔甲丶武器我感覺都挺好的。」
「謝導,寫實固然是好的,但是電影要呈現出來的感覺,肯定不能單純只是寫實。」
沈好方導演插話道:「我前幾年在拍《敦煌》的時候,日本設計師既參考了北宋的甲冑,又參考了明代的甲冑,設計了一套新的甲冑形式。從造型上來看,還是非常氣勢磅礴的,我認為我們電影藝術就要跟李導說的一樣,基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日本人那是東施效顰,什麼都想學卻什麼都學的不精。」謝進搖了搖頭道:「我去你們《三國演義》劇組看過,漢末三國怎麼可能會有那麼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