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名赫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部分,我軍的炮火優勢還能與溫越的青牙軍,以及明軍神機營的火炮抗衡嗎?
“火炮數量不足,戰鬥中就難以取得勝算。
“一旦無法牽制溫越的青牙軍,我大清鐵騎也無法全力進攻其他明軍部隊。”
屋內,清國的眾臣陷入了安靜。
他們對明軍接下來的主攻方向沒有把握,己方炮營的部署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
……
不說建虜那邊如何定策。
在崇禎三年的七月二十七日。
這場激戰後,松山的戰場陷入了令人不安的寂靜。
明軍與建虜雙方都在暗中籌備下一次的交鋒。
僅過了三日,溫越、洪承疇、王恩寵、張霖若等將領的戰報,以“八百里加急”的名義。
實則還是以明塘報的極限速度——一晝夜三百里,迅速送往北京。
北地因無大規模流寇,驛站系統較為完善。
加之這些捷報出自松山前線督師與監軍之手,規格甚高。
故而奏摺一路暢通無阻,緊鑼密鼓地於七月三十日抵達京師。
捷報的到來,猶如石破天驚,整個京城為之震動。
明軍在黃土嶺的輝煌勝利,一舉斬敵首二千餘,更在陣前斬殺了敵方首領阿濟格的訊息,迅速傳遍京城,乃至京畿周邊。
京城的歡騰達到了頂點,宣捷的使者們也受到了非同尋常的待遇。
八月一日,崇禎帝特意召開早朝,鴻臚寺的官員引導各位使者至御前,逐一宣讀勝利的喜訊。
朝臣們身著吉服,待捷報宣讀完畢。
鴻臚寺官員致賀詞,眾臣行五拜三叩首之禮。
隨後,翰林院著手撰寫賀文,太常寺籌備祭品,派遣官員前往郊廟祭告,舉行盛大的祭告慶典。
京城內外,連續數日鞭炮齊鳴。
士紳百姓沉浸在無盡的歡慶中。
溫越的英名,青牙軍的威望,再次響徹雲霄。
而山海關內外的軍民,早就沸騰,歡騰一片。
對於這次與建虜之戰,崇禎帝一直憂心忡忡。
前線傳來大捷的訊息,令他龍顏大悅,猶如服下了定心丸。
關於松山前線的奏章,崇禎皇帝閱讀得津津有味。
尤其是王恩寵的奏章。
王恩寵的報告不僅詳實地描述了事件的來龍去脈,而且在敘述中巧妙地為張霖若添了幾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