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第二十六個故事 (第1/8頁)
瑟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經過東拉西扯的‘討論’,季言之在項少龍‘富有哲理性’的建議下,還是免為其難的答應不隨便把項少龍‘丟’出華夏大陸,而是找了熟知水性,有一定航海經驗的商人、漁民,以賜官身的榮耀,讓他們按照季言之所繪製的世界地圖,開啟了一段漫長的,利在千秋的航海旅程。
過了幾月,季言之收到遠在西域征討西域諸國的王翦將軍的飛鴿傳信。圖安,以及他周邊的小國,全都國滅。季言之很滿意這樣的結果,高興之餘,便對跟著項少龍學藝的易小川、高要做了安排。
高要領了尚膳房總御廚的差事,開啟了進宮當廚師不用割小JJ的先河,易小川成了蒙武的義子,跟在蒙毅的身邊做事,爭取向大內侍衛靠攏…
這和《神話》的原劇情其實有一點相同,但在圖安已經被滅國的情況下,季言之根本沒有把這點相似放在眼裡,即使劇情還存在於一定的頑固性…
《神話》劇情的垂死掙扎,讓玉漱帶著侍女還是來到了大秦國都咸陽,即使這一回事,她不再是以和親公主的身份,而是以落難公主的身份。
玉漱還是選擇來到大秦國都咸陽,或許原因就如她冥冥之中的感應一般,在這兒她會找到自己的歸宿……
咸陽城位於渭水之北,秦遷都咸陽後,咸陽宮一直是歷代國君的大朝之地。歷史上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渭水南岸修築新朝宮——阿房宮,就是想取代渭北的朝宮——“先王之宮廷”,也就是咸陽宮地位。
只不過這兒,身為始皇的季言之完全不覺得繼續住咸陽宮有什麼不對,因為季言之繼承了秦始皇的一個‘好’習慣,那就是“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
意思是秦國每滅掉一國,都要在在咸陽塬上仿建該國的宮殿,擴建皇宮,渭水北岸建成了各具特色的“六國宮殿”,“冀闕”、“甘泉宮”、“上林苑”等宮室145處、宮殿270座。各宮之間又以複道、甬道相連線,形成繁華的大都市。
作為天子腳下,咸陽城的百姓們生活都比其他城鎮的人們來得要好,一進城門,就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各類人,有挑著蔬菜進城來賣的農夫,又做著小生意,賣些針線小玩意兒的商販,有精通各種首飾、傢俱製造的工匠們,總之不管哪類人,他們的臉上全都洋溢著幸福的笑臉,讓難得趁著休沐,死皮賴臉跟著親自出宮採買的高要的易小川,不由自主的升起了一種‘歲月靜好’的感嘆。
“咱陛下,真是妥妥的龍傲天,瞧瞧這手段,嘖嘖……”
“別嘖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