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一心三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脾胃腎的那幾個部分就是叫做三焦。而這個“三焦”,它的性質是溫的,而且小火,就是說我們的人體要保持一個不溫不火的一個度,那就是“三焦”。“三焦”就是人體的上面的大腔子是上焦,中間脾胃是中焦,下焦是肝腎。
經溝通,患者出現易出汗、咽喉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狀。這些症狀與手少陽三焦經淤堵的症狀基本一致。
看此爻變,由癸亥變為戊戌,亥為三焦,戌為心包,戌反克亥,當解決三焦與心包的關係。
中醫認為,心包與三焦透過經絡互相絡屬構成表裡關係。
三焦主表,心包在裡,如若氣鬱於三焦,自然向內侵入心包經,先影響心包的氣血執行,逐漸產生瘀滯,最終還有可能造成有形之腫物,如乳腺增生、乳腺癌等。
還有三焦經上行至目,心包透過三焦經與目聯通,若心包經有熱,熱盛傳於三焦經,沿三焦經循行襲於目可致目赤。三焦經溼熱也可傳及心包,循經下行至臂,導致絡脈壅塞,氣血不達肢末而發肢體麻木不仁。
再如心包經氣鬱,三焦隨之不暢,三焦鬱熱,則氣化不利,溼熱蘊蒸,外泛面板可為溼疹浸淫。
所以,心包與三焦構成表裡關係。
《黃金策·千金賦》雲:“動為始,變為終,最怕交爭。”亥動變戌,戌反克亥,即三焦與心包發生衝突。
是什麼原因導致手少陽三焦經堵塞?到底是心包的問題,還是三焦的問題?
《黃帝內經》雲“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心包是心臟外面的包膜,又稱膻中,具有保護心臟的作用,當邪氣犯心,首先使心包受病,所以心包絡有代心受邪的說法。心包絡受邪所出現的病症與心是一致的。
屬於心包的經脈稱為手厥陰心包經,與手少陽三焦經相互絡屬,構成為表裡相合的關係。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稱,是腹部的一大腑,包羅諸髒。在所有臟腑中,唯他最大。《黃帝內經》雲“三焦者,決瀆之官”。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持諸氣、通調水道。上焦包括心、肺,中焦包括脾、胃、肝、膽,下焦包括大腸、小腸、腎、膀胱。
三焦是通行元氣和水谷運化的道路,元氣根於腎,透過三焦而輸送到五臟六腑,充沛於全身,以激發、推動各個臟腑組織的功能活動;人體水液的運化、吸收、輸布和排洩也是透過三焦通道來完成的。三焦的水道通利,水液才能正常代謝。
看以上卦象,當斷為心包經氣鬱,導致三焦不通暢,而生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