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什麼叫“三下鄉”?難道前頭還有一下鄉、二下鄉?是從填河堤、打救災民那次算起麼?
宋縣令也說不大清楚,只說:“唉, 劣子其實帶了些西瓦子說話、唱曲兒的人, 找下官借了縣裡的醫官, 又自去尋了幾個郎中,聽說還要帶上驛站養馬的獸醫……下官亦不知他弄什麼, 只知道是跟著桓通判一道去的。”
好在他還知道帶上足夠的民壯。
只要兒子安全無虞,宋縣令素來是不管他做什麼都支援的。而且這回他是跟著桓凌的丈田隊伍出城去,隊伍裡有府縣兩級的快手, 護住他這寶貝么兒不成問題。
黃大人聽了宋縣令的解釋, 倒越發有興致, 負手笑道:“左右今日衙門也無大事,索性本院也做一回親民官, 去看看那‘三下鄉’。”
正好還有微服私訪用的黑篷車在縣裡, 比從官車低調、方便。黃巡按便叫人套上馬, 車窗內加裝上不擋視線的黑色細紗簾, 擱上罩著銅絲罩的炭盆,又帶著田師爺微服出城去了。
出城西十里, 便有靈洞山、雙豸山。一處是道教洞天, 一處雙峰並立, 直插天際, 又有宋時遺下的書院舊址, 都是值得賞遊的名勝。雖然現今已入冬,山裡的天氣定是陰寒刺骨,不適合親自攀山賞景, 但福建這邊四時長青,山上又有經霜的紅葉,襯著靈洞山峻挺的紅色巖壁,只坐在車裡遠望也是一番好景緻。
哪怕“三下鄉”沒什麼出奇的可看,出城遊玩一趟也算值得。
宋縣令約略知道今日該量到靈洞山下的洞元觀附近,宋時跟著桓凌,應該也是在那裡。黃巡按一行便按著他說法,沿官道趕往靈洞山麓。走到洞元觀山門前不遠處,便聽有細細弦板聲隨風飄來,隱約夾著清越的歌聲,正合仙呂調。
兩旁夾道榆樹掩著視線,車子轉過去些,恰便從枝葉間見著重簷斗拱、青瓦粉牆,山門前掛著一個描金木匾,看其上題字,正是他們要找的洞元觀。
那絃歌聲便是從觀前一座高臺上傳出。臺下叫穿著棉布短衣的百姓圍得水洩不通,遠遠看著臺上坐著一男一女,男抱琵琶、女執牙板,一句趕一句地對唱,唱的正是那天他在堂上審問時的情境。
又是唱他這個青天的啊……
黃大人微微皺眉,嘆道:“怎地又唱這段?百姓們自己愛唱這曲子是好,可咱們做官的逼著人唱逼著聽,豈不成了自賣自誇?容易叫人笑話。”
田師爺體貼地開解他:“大人過慮了,宋公子是什麼脾氣大人還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