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民族英雄鄧世昌(1) (第1/3頁)
許我多吃不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民族英雄鄧世昌】
張居正的影片結束,新的影片開始了。天幕上出現了一個男人的身影,他身著大清的官服,背上披著披風,眉頭緊皺的望向海的那邊,眼神犀利得要把天幕射穿。
“是我大清的臣子!?”康熙皇帝激動得跳了起來,看了那麼多其他朝代忠心的臣子,終於我輪到我大清的臣子出場了!
來吧!讓我看看這個被譽為“民族英雄”的臣子有什麼功績。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他是中華血性男兒中的一員,自幼就立志殺敵報國,最終在甲午戰爭中壯烈犧牲。本期,讓我們一起走進民族英雄鄧世昌的一生!】
“民族英雄嗎?謝謝後世人的讚譽!”天下的鄧世昌釋懷的笑出了聲。保家衛國啊……他最終以付出生命的代價做到了嗎?幸好他做到了!
【鄧世昌本名永昌,1849 年出生於廣東番禺縣。在他 8 歲那年,英國向我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在廣州城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給年幼的鄧世昌心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此立志報國,要將國家從侵略者的手中拯救出來】
【長大後鄧世昌跟隨父親遷居上海,學習西方文化。他眼見外國的軍艦、商船在中國的江河上馳騁無阻,忍不住感嘆道:“若我國不以西法練海軍,一旦強鄰肇釁,何以御之?”1867 年,林則徐的女婿沈葆楨出任福州馬尾船政大臣,在福州開設了船政學堂。次年,鄧世昌順利考入福州船政學堂,經過 5 年的刻苦學習,鄧世昌已經精通航海、天文地理等多項技能,成為了華夏第一代海軍人才中的翹楚】
天幕之上光影閃爍,鄧世昌的身影浮現。只見少年鄧世昌踏入上海的福州學堂,周圍是金髮碧眼的洋人教師,他目光堅定,毫無懼色地捧起英文書籍,口中唸唸有詞,努力學習著那陌生的語言與西方知識。
始皇帝皺起眉頭,喃喃道:“此乃蠻夷之學,這後生為何如此熱衷?”
唐太宗李世民撫著鬍鬚,嘆道:“亂世之中,多方求索亦不失為明智之舉,此子或能為救國覓得新路。”
趙匡胤不太看好西方的東西,沉聲道:“只不知這等西學,能否真正為其所用,扭轉乾坤?”
皇帝們的議論聲此起彼伏,他們帶著各自時代的烙印與觀念,注視著鄧世昌在西方文化的海洋中破浪前行,而天幕之下,歷史的車輪似乎也因這一幕,悄然有了別樣的轉動之勢,那是古老與現代、東方與西方思想碰撞前的微妙震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