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中國歷史十大恥辱事件3 (第1/3頁)
許我多吃不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四件:崖山海戰】
天幕裡,一個身著皇帝服制的年幼孩子道:“數十萬大軍盡赴國難,朕年齡雖然小但也不願苟活。”
這個孩子是大宋最後的皇帝,年僅8歲的趙昺。
身邊的大臣陸秀夫露出了比哭還要難看的笑,“好!你真不愧是大宋的天子,我們做君臣的,不應該受外族人的侮辱!”
於是,陸秀夫揹著趙昺毅然決然的投海自盡!
天幕下,所有人都沉默了。無人不震驚於二人的悲壯,剛和金國人廝殺回來,抽空過來暴揍宋徽宗和宋欽宗這對軟蛋父子的趙匡胤等人淚流滿面,形容狼狽。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那是未到傷心處。
趙匡胤從來沒有想過,他的大宋會以如此悲壯的情況走向滅亡。在聽到天幕的點評之後,他早已對大宋後面的皇帝失望了,甚至產生自我懷疑,他當初建立這個國家真的是正確的決定嗎?
可看到這一幕,他終於釋懷,我大宋並不是只有軟蛋,還是有骨氣的皇帝的!
【誰言百年兩宋無骨氣,可見十萬軍民共赴死】
【華夏曆史上提及宋朝,軟弱無能似乎成了無法剝離的烙印。甚至在教科書裡,他也只是一個未完成統一,僅僅是區域性統一的王朝,但在南宋王朝即將嚥下最後一口氣的時候,從天子到君臣,再到普通百姓,卻將南宋最後的骨氣深深刻進了史書裡,刻進了華夏文明的血肉裡。僅有8歲的天子趙昺毅然跟隨大臣陸秀夫投海自盡,以表達自己寧死不降的最後一絲尊嚴,絕不願再出現靖康之恥的屈辱】
【數十萬軍隊和百姓看到天子投海自盡後,也紛紛選擇跟隨投海自盡,昔日兩帝被俘,百般羞辱的慘痛休想再上演一次。2萬混合編織的蒙古軍,為什麼可以逼得20萬宋軍不得不透過跳海自盡,來證明最後僅存的骨氣?】
已經無路可逃的陸秀夫等人也正在看天幕,看著自己最後悲慘的結局,他們沉默了。
難道大宋真的要亡了嗎?
大宋怎麼就亡了呢?
這個曾經富饒的國家,居然以如此悲慘的形式走向滅亡嗎?
【蒼蒼上天何曾知,敵不起內鬥憂】
【公元1276年,南宋王朝在太皇太后謝道清悲哀的向元朝遞出投降表後,正式宣告退出歷史舞臺,從而開始了流亡之路。兩位皇子趙昺和宋昰相繼被宋末三傑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等人護送出逃。一路從浙江福建等地往南撤退至廣東惠州。期間,大皇子趙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