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一心三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崑崙山為中華\\\"龍脈之祖\\\"。往西北方向沿著烏茲別克、哈薩克,穿過鹹海與烏拉爾山脈相連,再由烏拉爾山脈分出東歐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往北沿著吉爾吉斯斯坦,北接天山山脈,經過新疆烏魯木齊,再與阿爾泰山脈相連,其龍脈盡入中西伯利亞高原;西沿著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中東國家,穿過裡海和黑海進入歐洲大陸;其西南沿著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穿過紅海進入非洲大陸;本來印度也屬於西南龍脈的,但是由於地殼運動,印度板塊一直在往東移東,所以心啊在的印度應該才是正南。
西北崆峒數萬程,東入三韓為杳冥。
崆峒是意思是山高峻貌。北周·庾信《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水聲幽咽,山勢崆峒。”唐·李賀《出城別張又新酬李漢》詩:“李子別上國,南山崆峒春。”不是指現在的崆峒山。
“三韓”指的就是古代朝鮮半島南部有三個小部族,它們是馬韓、辰韓、弁韓,合稱三韓。當時朝鮮半島北部為漢四郡衛滿朝鮮被漢朝所滅,設立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臨屯郡,史稱漢四郡。馬韓被扶余人吞併,辰韓和弁韓合併為新羅。百濟在公元660年被中國唐朝所滅,王室成員向中國唐朝稱臣,唐朝將百濟從前的領土設定為熊津都督府,其存在時期後來被稱作\\\"前三國時代\\\",百濟、新羅屬不同民族。大韓民國之韓即來自於朝鮮王國的末代國號大韓帝國,而大韓帝國的國號便來自於古代的三韓聯盟。
崑崙山往東分出祁連山,沿著黃河以北的陰山、經燕山、長白山到達三韓地區,謂之東龍。
杳冥。極高或極遠以致看不清的地方翱翔於杳冥之上。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鳳凰上擊九千里,絶雲霓,蒼天,翱翔乎杳冥之上。” 唐魏樸《和皮日休悼鶴》:“直欲裁詩問杳冥,豈教靈化亦浮生。”清卓爾堪 《雪竇》詩:“拾級凌千仞,身疑入杳冥。”
崑崙山脈出八方,坎乾二龍入俄羅斯,其水向北流,兌坤二龍入西洋,水向西流,離龍入印度,水向南流,艮震巽三龍入中國,水向東流。
綜上所述,楊公《撼龍經》中提到的中天骨“須彌山”應該就是崑崙山。
瞭解了崑崙山就是“須彌山”,第二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中華龍脈的總體情況。
東晉時期學者郭璞所著《葬經》曰:“夫土者氣之體,有土斯有氣,氣者水之母,有氣斯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