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進兵東北 (第2/4頁)
昨夜大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鬼子乖乖低頭交上指揮刀。青島駐軍司令,還是個中將呢。”
“報紙上說青島城收回後,華福軍直接給了民國政府,他們自己怎麼不佔著?”
“知道這叫什麼嗎,這就叫大氣。一個小小的青島城而已,華福軍自然不放在眼裡,他們要對付的是日本人,知道嗎。”
其實這也是郭宇也民國政府協商的結果,並不是郭宇不想佔領青島,他甚至想直接佔領整個山東呢,只不過在名義上,青島畢竟是民國政府管轄的地方,他還真的不好直接插手。
不過郭宇卻和民國政府要來了駐軍權和軍港使用權,民國政府保留行政權力,不過現在的青島市長,被郭宇直接任命了,就是帶領華福軍特工朱烈勸降神尾光臣的市長馬長青。
馬長青雖然接受了民國政府的任命,但他現在算起來還是郭宇的人,民國政府要的就是名義,現在郭宇給了他們,自己好處自己就吃下去了。
收復青島安置俘虜,建立軍用機場,安定地方,閒雜事忙完之後,華福軍繼續乘船北上,直插營口港。
營口港在清末已經發展成東北地區最重要的港口,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在這裡開阜設關,營口港成了東北地區的航運和貿易中心,時人稱之為“關外上海。”
只不過,在日俄戰爭後,東北局勢混亂,營口開始走向衰落,地位一降再降,現在已經沒有了往昔的繁榮,除了還保留下一些小型運作碼頭,其他地方成了空港。
不過吳二柱等人卻看重了這裡,這裡有優良的水道和碼頭,只不過是因為人為的原因而沒落的,但卻可以省卻華福軍很多事,營口在渤海灣呢,地理位置時分優越,發展起來,絕對是直通東北的海上要道。
現在這裡是荒涼了,可是如果華福軍來經營這裡,相信用不了幾年時間,會再次煥發昔日光彩。
再說現在這裡也沒人,東北軍也不重視,真好是自己佔領的好時機,把這裡建造成軍民兩用碼頭非常合適,也是華福軍進軍東北,溝通江蘇與東北的海上道路的一個重要節點。
吳二柱帶來第一、第三師進駐營口,並在這裡進行初步建設,建立軍營,等待華福軍路上部隊的到來,這裡將被建成華福軍前進的後前基地之一,並將長期佔有。
要說現在民國的道路,雖然已經有了許多大型管道土路,但是與後世相比,卻是天差地別,出江蘇要經過山東,進入冀中,然後過熱河,在進入東北地界。
華福軍裝甲部隊車多物資多,許多地方需要平直的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