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0 (第3/3頁)
餘何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註釋】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出自《史記·伯夷列傳》
蒙著眼睛請父皇批准聖旨的史實來自安樂公主
第114章
李襄又陷入了那個夢裡。
佛說,一夢千年,無量劫難。
他這一夢,斗轉星移,白雲蒼狗,好似穿梭了無數輪迴,無盡時空。
前世今生的畫面不斷地重合又分離。
夢裡,李襄一直看著一個人。那人一身玉白描金的袈裟,人山人海朝他高呼朝拜。萬里人潮,身姿孤絕。
他能見他所見,感他所感。
他知曉,那個人如同一座寺廟裡供奉的金雕佛像,受萬人景仰,經香火供奉,卻不過泥胎木塑,施展無門。只能高坐神壇,無動於衷地俯視著腳底下苦苦掙扎的眾生,始終垂目靜默。
有無邊佛法,卻難渡一人。
日復一日,明滅的燭火,沉默的經幢,綿延的佛卷,他閉塞於青燈古佛之中,從虛無的佛法和沉寂的藏經中,苦苦求索救世渡人的法門。
直到有一天,一角嫣紅的裙角闖入了他的視線,在他身邊徘徊不去。
她明豔灑脫,卻又執拗頑固。她芙蓉白麵,卻又暗藏殺人利刃。她重情重義,百折不撓,卻墮於泥淖,深陷七情六慾。
他教化她,“汙泥能生蓮花”。他庇護她,“你可以依照自己心意而活。”
天長日久,他心底的私心破土而出,暗自在經由她的眼,窺探佛門之外的萬丈紅塵。
他開始忤逆佛門,違背戒律,清掃了殘害無辜的明妃案,為她攪弄風雲,擅動兵伐,將昏君庸王趕下王座,還一國百姓一個清明的世道。
直至最後五戒盡破,只為救她,救戰火之下的萬民蒼生。
起初,她與他隔著一道高高的佛門。
命運一般地,她的裙角從罅隙裡透進來,拂過他週而復始的佛珠。
他輕輕抓住了她的裙角,跨出了佛門,步入滾滾紅塵,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