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est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談的。
王國舅的目光同樣在低頭沉默的三王子身上停留了一下,然而很快轉移了注意力——他對那傻子不感興趣,已經安排下了更好的戲。
王裹和方欽他們這群動輒把國計民生掛在嘴邊的大人物不一樣,他自己心裡有數,知道沒人看得起他,就算是方大人他們那一夥,也不過是用得著他的時候才大人長大人短的,背地裡一樣叫他“太監國舅”,說他這國舅爺當得“盡職盡責”,連大內總管一併代理了。
王裹從前就是個給先帝爺跑腿的小人物,註定是個弄臣和幫著上位之人背黑鍋的角色。自從當年先帝和蠻妃的事爆發後,他的日子一直過得戰戰兢兢。
他對顧昀乃至於顧家根本沒有任何意見,利益上大梁文臣武將之間極少來往,只要其中一方沒有野心爆炸到要隻手遮天的地步,即便爭權奪勢也爭不到一個鍋裡,何況若說起來,顧家才是真正的世家之宗,只不過人丁稀少,聯姻的物件又太特殊而已。而王裹本人跟顧昀更是談不上有什麼看法上的分歧——他對家國大事沒什麼見解,唯一的見解就是如何將皇帝伺候舒服了。
滿朝文治武功的大人物,個個都很有想法,總得有那麼幾個人讓皇上在鬥智鬥勇之餘有幾分放鬆吧?
如果可以,他就算耗子藥吃撐了也不可能會下手動顧家。
可天命難解、聖命難為。如今老聖人自己吹燈拔蠟一了百了,頂了天也還佔著個“君要臣死”的歪理,偏偏將他留下來當這天下唾罵的替罪羊。
眼下隆安皇帝念舊,願意拿他這廢物當舅舅護著,讓他苟延殘喘地討口飯吃。
那麼將來呢?
雁王改革多少田稅、民商法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雁王一旦上位,會拿他王裹怎麼辦?
雁王自小同顧昀關係親密,而他本身為先帝與蠻妃之子,為人兒女的總不可能去追究父母的罪過,到時候他為了進一步拉攏顧昀,爭取軍心,第一個就是要拿下自己這倒黴蛋給顧家祭祖。
方大人他們擔心的無外乎雁王在朝中洗牌,不過是功名利祿、家族前途,王國舅卻是命懸一線,時刻憂心自己項上人頭——高官厚祿,也要有命才能享。
蠻人剛到帝都的時候很老實,沒有不長眼地四下打點——京城裡王公貴族遍地,誰也沒到窮瘋了的地步,眼皮子淺到肯為了一點利益擔一個“叛國通敵”的罪名。
臨到宮宴之前,十八部落的使節才第一次伸出觸角,接觸了一個人,正是王國舅這似乎無足輕重的馬屁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