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鳥銃與黑火藥】 (第2/4頁)
王梓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火銃,三十步肯定被打穿。那玩意其實就是一套特製棉衣,透過特殊手法將棉花反覆捶打緊實,在裡襯或表面嵌上鐵片,比傳統甲冑輕便許多。
與此同時,田有年還給出建議,招募篾匠編制頭盔。
這種竹編頭盔,可以防箭射,可以防刀砍。雖然效果有限,但勝在成本低廉,製造速度非常快。若想加強防禦性,還可在編造之時,編進去幾塊鐵片。
趙瀚取過火銃,笑著說:“走,隨我去城外校場。”
一邊走一邊觀察,這把鳥銃將近一米長。銃管前粗而後細,而且還有扳機,扣扳機可移動苧麻繩。
趙瀚扣了幾下扳機,便明白其工作原理。
苧麻繩是可以緩慢燃燒的,其作用類似於信香。有了這種裝置,火繩槍就不用專門點火,扣下扳機就能將火藥引燃。
這種鳥銃,其實應該叫馬六甲火繩槍。
趙瀚好奇問道:“槍管是如何打造的?”
宋應星解釋說:“先打造鐵梃,再以燒紅之鋼鐵,裹住鐵梃不斷捶打,經過多次接合便可成管。又以四稜鋼錐,透入管中旋轉磨製,使得管壁光滑如鏡,則藥子發射毫無窒礙。”
漸漸接近校場,趙瀚忍不住問道:“不容易炸膛吧?”
宋應星只能說:“鳥銃遲早是要炸膛的,但我製造的鳥銃,肯定比朝廷的好上百倍。首先,以木炭生爐火,勝於石碳生爐火。其次,銃管皆鋼鐵打製,而非熟鐵打製。當然,若是藥子放得太多,還是有可能會炸膛。”
宋應星不曉得怎麼煉蘇鋼,但他懂得廣南灌鋼法,就是佛山一帶煉出的那種團鋼。
“那多麻煩,”趙瀚說道,“若不長期訓練,士卒很難拿準藥量。可否先定合適藥量,再用油紙殼包住,平時可以防潮防淋溼。作戰之時,士卒手握紙殼,以牙齒撕開,再將殼內藥子填入銃中?”
“此法甚妙!”宋應星欣喜道。
走到校場門口,宋應星又問:“總鎮,還有一種鳥槍,是否需要打造?”
“鳥槍跟鳥銃不一樣嗎?”趙瀚沒弄明白。
宋應星解釋說:“鳥槍者,狀如長槍,須兩人方可操控。鳥銃百步而力竭(最遠射程),鳥槍卻可射出兩百步以上。”
趙瀚算是搞清楚了,鳥槍就是鴉片戰爭時的抬槍,那玩意兒的槍管比人都高。
“不必,”趙瀚吩咐道,“只打造鳥銃,鳥槍太難操作了。”
宋應星又說:“... -->>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