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第3/6頁)
青丘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滿足。
蓁蓁在江南留了六年,在雍正二年回了京,彼時是真正獨她一人回去的。
改名換姓的謝晶謝婆婆在緊跟在她身邊兩年後,選擇到慈幼堂照顧嬰孩,不知是否是換了環境的緣故,這輩子的她死於雍正二年,閉眼時有女兒的陪伴、慈幼堂中稚兒的牽念,帶著滿懷不捨,又平安安詳地走向了死亡。
謝晶,取了紫禁城的“禁”的近音,辭別謝絕紫禁城的意思。
蓁蓁取的名字,有些意思。
她死後墳塋亦在江南,蓁蓁雖然不大信,還是請人為她定了一處風水吉位,碑是慈幼堂為她立的,以孩子們的名義,冠以故慈妣之號。
若是六七年前的蓁蓁,以她的性格,是斷不可能讓這三個字被刻在碑上的。但這六年的時間,她冷眼看著那個人一步步成長,逐漸與從前長出天壤之別來,難免還是有所觸動。
她倒也不是差事完了就回京享清福,她在江南簡單服了二十七日孝,而後鬥志滿滿地回了京,轉念又啟程北上。
既然一個選擇的機會對女子來說如此重要,那她畢生所行,便是要為天下的女子創設一個能擁有自主做選擇的機會的環境。
掰腕子,明面上靜彤掰不過康熙,只能選擇暗中謀劃周全,但那是早年條件制約,靜彤先局不利的緣故。如今新帝登基,對她一來沒有君父身份上的約束,二來到底登基時間還短,對那邊的控制影響也還沒有達到康熙的程度。
而且靜彤也不是要搞什麼大事——與她的“亡夫”與“夫族叔叔”相比。
人家不就是要扶持女兒上位嗎?卓琅小汗在準噶爾部的威望極深,聲名赫赫,連帶周邊蒙古部落都有耳聞,又與和碩特部聯姻,在本地籠絡人心上更添一份助力,她上位也算眾望所歸,女子登位,人家本部都沒有意見,朝廷又能如何呢?
如今最大的障礙在於康熙對弘恪的培養安排,新帝心中也有此意,雖然看如今準噶爾部的局勢就知道弘恪過去了掰腕子也絕對掰不過卓琅,他哈弘恪灌了兩壺壯膽酒、迷魂湯,畫了成盆的大餅,將人家小夫妻送回去了。
說來也巧,弘恪之妻,被圈禁多年的大阿哥之女——康熙挑來挑去實在挑花眼,再兼當時時局所致、惠妃舍面相求的結果,小時候在惠妃身邊待過兩年,然後便一直是在微光就讀,極得蓁蓁與應婉喜愛,乃至瑞初、容慈都曾在二人處知道過她。
這就足以說明這位康熙親封的郡主的水平了,與弘恪回到準噶爾部後,沒多久便歡快地在靜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