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樣的她要是不慎掉入海,船上人可不會救她。
人生地不熟,暫時又沒什麼好相爭的——除了凌燭幾次試探弒君,但都被姜遺光和新引路人攔下。他自忖不敵姜遺光,再有,要完成徐福的計劃就得讓姜遺光順利渡過這一劫,若是他與姜遺光兩敗俱傷,反倒不美,於是也偃旗息鼓。
他不鬧事,其他三人更鬧不起來,如今四人整日學習秦語,各自分散打聽訊息,再聚在一塊兒說說話——長久在陌生地又無人說話會瘋的,至少對凌燭和皇帝而言是這樣。
在海上航行二月有餘,船上人明顯開始焦躁不安,時常有人爭吵,更是出現了疫病之象,食慾不振、發熱、全身出血、牙齒鬆動等,看起來可憐又怪異。
徐福做法很簡單——占卜、祭祀。
姜遺光學秦語最快,其次便是引路人,他至今未透露姓名,但姜遺光已經猜出他的身份了。皇帝學的稍慢些,日常聊天還好,一到大串大串說話她就有些跟不上。是以姜遺光乾脆說給她聽。
眾方士選定良辰吉日,設祭壇,殺牲畜,祭皇天后土,祭四帝八神,直到太陽落下海平線,徐福連同十八方士夜觀星象,最後道這些人三火不旺,沾染海中亡魂才得此疫,只要找到仙山一切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如果一直找不到仙山,就只能將這些人投入大海,以平息水神之怒。
又半月,船上彷彿永遠也看不到盡頭的海面盡頭出現島嶼的影子。
並非慢慢浮現,而是忽然出現在眾人眼中,起初海面上空蕩蕩一片,結果不知什麼時候,只是眨眼的功夫,前面就出現了龐大的島嶼影子。
“那是東瀛嗎?”皇帝還記得那個被滅了的小國。後世不少人都認為徐福所到島嶼是東瀛島。
姜遺光:“不像是,我當初去東瀛島,用時不過月餘。”
傳聞徐福第一次出海,遍尋長生藥而不得。九年後,秦始皇再次命徐福出海求藥,徐福稱海中鮫魚兇猛,難近仙山,秦始皇便命其帶上數百巧匠技師、武士、射手。而這一次,徐福再也沒回來。
有人說他遭遇海難,也有人說他畏懼秦始皇怪罪,登上東瀛島後在當地稱王,不再歸秦。
船上眾人歡呼,不論前方是仙山還是人居處,他們在海上已漂泊太久太久,都快忘記腳平穩踩上地是什麼感覺了。
船隊快速向島嶼影子駛去,越來越近,島上雲霧繚繞,卻是渾然青黑,不見丁點綠意。
不像想象中的仙山,遠遠看去,一片肅殺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