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含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肯定有問題,該怎麼調查?要把他從清理名單中篩選出來嗎?可是這份名單是處座親自制定,這次應該是誤打誤撞,把他弄出來,也就是讓那些不服的人看看,這麼大背景的大佬之子都被清理,你還有啥不服氣的。
如果說他有什麼問題,也得調查過後才知道,這些被清理的人統一帶到軍情處,根據情況輕重處理。
有的也就是個訓誡降職或者革職,有的可能會關一段時間,但是那些情節重的估計要坐牢,槍斃也不會少。
像是宮建業就屬於最輕的那種,所以李博文決定不提這個建議,因為現在並沒有證據證明,他消失的那段時間他背叛了黨國。
等耗子和江峰過來之後,再展開對宮建業的調查,都說三五成群,你得先有三五,別人一看才會匯聚更多的人,你的勢力也會越來越大,一直都是單打獨鬥,你再有本事也不行,這就像是買東西,你個攤子前有一個人,不管東西糟好,就會匯聚第二個,然後是一群人,不好也跟風隨大流,其實這一群人有幾個是懂行的,第一個人看到一群人湧過來,會耍嘴皮子的,這裡說兩句,哪裡說兩句的,就變成專家了,其實他自己都搞不清楚東西到底好不好,反正看到一群人湧過來了,不當專家都不成了。如果你的攤子再好也吸引不來人,一個人都沒有,那你只能收攤另起爐灶了。
這也不是說能力怎樣,本事怎樣的事情,勉強算是天意,這些亂七八糟的事誰又說的好呢!話又說回來,如果宮建業真有問題,說不定就跟在上海一樣,能挖出大魚也說不定。
只是外圍的勢力是沒時間組建了,從上海調人過來也不現實,他感覺在南京的這段時間很是彆扭,想做什麼事,但是卻被即將到來的災難制約著。
上海的資源是一點也用不上了,只能從南京這邊想辦法,他想到了他的那個同學,在上海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那個喜歡經商的同學,後來沒辦法才選擇了徐茂林,現在徐茂林已經在監獄站住腳,來南京之前約見過,徐茂林也彙報了在監獄的情況,本身就在警局工作了十多年,加上有了李博文這個後臺,換了個地方,居然如魚得水,混的還不錯,這也真是證明人有才華也需要機遇,遇到一個明主,風生水起就是時間的問題了。
現在除了這個宮建業之外,還有兩人也有重大嫌疑,如果在上海肯定是立即部署跟蹤調查什麼的,但是在這兒卻不行,不過他已經把這三個人的資料都記錄了下來,等清理結束之後,他會找到這三個人繼續追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