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新中國成立之初,面臨著文盲率高的嚴峻問題。當時全國 5.5 億人口中,文盲率高達 80% 以上,農村地區的文盲率更是達到了 95% 左右。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於長期的封建統治和戰亂,經濟的落後以及“讀書無用論”等傳統的教育理念所致。
新中國成立之後,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提高國民文化素質,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奠定基礎,1950 年 9 月,第一次全國工農教育會議在北京召開後,一場大規模的識字掃盲運動在全國各地迅速展開了。這場掃盲運動持續多年,透過各種方式和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文盲率,改變了一代人的生活和命運,也為新中國建設以及各項事業的發展壯大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當時,中國農村地區普遍存在文盲現象,特別是廣大婦女,更是百分之百的文盲率。政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大力推行掃盲教育。玉秀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有幸參加了村裡掃盲班的學習。
玉秀生在一個農村家庭,從小沒有讀書的機會。不過,她聰明好學,渴望透過知識改變命運。曾經有過一段聽人說書經歷的玉秀,特別是還有過幾年城裡生活體驗的她,對於學習文化知識的重要性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她深知只有透過不斷地學習,才能拓寬視野、提升自我,從而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因此,她對掃盲學習充滿了強烈的渴望和迫切的需求。
儘管當時的玉秀已經為何家又生下了三個孩子,但她並沒有被這些困難所嚇倒,更沒有因為孩子的拖累而放棄自己的學習追求。相反,她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頑強拼搏的精神,努力克服一切困難,積極投入到掃盲學習中來。她堅信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個有文化、有知識的新時代女性。
自從被玉秀的真誠和善良所打動後,二嬸整個人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她看到玉秀對學習充滿熱情時,內心深處的善良被激發了出來。於是,她決定主動承擔起幫玉秀照顧孩子的責任,讓玉秀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這個突如其來的舉動讓玉秀感到無比驚喜和感激,她深深體會到了二嬸的善意和關愛。
有了二嬸的幫助,玉秀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參加掃盲班的學習。她以極高的熱情投入到每一堂課中,認真聽講、做筆記,並與同學們積極互動。每天清晨,玉秀總是最早到達教室,提前預習當天的課程,以便更好地理解知識點。上課時,她全神貫注地聆聽老師的講解,積極參與討論並回答問題。遇到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