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玉秀自從來到何家後,接連生了四女三男七個孩子。日子雖然過得並不寬裕,但她卻感到十分滿足。儘管家庭經濟狀況有些緊張,但她認為自己的生活與他人相比,還可以算得上中等水平。儘管家中孩子眾多,而勞動力又相對較少,可村裡的糧食、瓜果和蔬菜都是按照人口數量平均分配,斤兩不差。這意味著他們家也能得到應有的份額,只不過隊裡的賬本上會顯示有負債罷了。玉秀堅信,等孩子們長大些了,償還隊裡的這點債務並不是什麼難事。此外,丈夫何尚清的工資足以應付全家日常生活的開銷了,讓他們的生活過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心態樂觀的玉秀經常對自己的幾個孩子語重心長地說道:“孩子們啊,咱們要知足,俗話說,知足常樂。咱家能有今天這樣的生活,這多虧是在新中國新社會啊!咱們家呀,這可真是沾了咱們社會主義國家的光了。要放在那萬惡的舊社會,咱們家的日子可就不會這麼好過了。”她的眼神裡充滿著感慨和欣慰,彷彿看到了過去的那些艱辛的歲月。
在玉秀的言傳身教下,孩子們個個都非常的聰明好學。他們在各自的班級裡,都是成績優異的好學生,每當期末,孩子們的各類獎狀總會貼滿了小屋裡的牆壁。此時,玉秀總會和顏悅色地對孩子們說:“記住毛主席老人家的話‘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古人也說過‘山外青山樓外樓’,英雄好漢爭上游。學習無止境,進步無終點,千萬不能半途而廢呀。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即使成不了國家的棟樑之才,也要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孩子們聽了玉秀的話,紛紛點頭,表示一定會努力學習,不辜負她的期望。玉秀看著孩子們充滿信心的眼神,心中感到無比的欣慰。
村裡的人看到何家的孩子們在學業上表現出色,一個個都非常優秀,不禁羨慕地說道:"這可真是應了那句古話'寒門出貴子,白屋出公卿'啊!" 還有人讚歎道:"何尚清從小就被稱為鄉村裡的小秀才呢。而玉秀僅僅參加了一個掃盲班的學習,居然就能讀書看報寫文章了,父母聰明,孩子也不差,父母勤奮,孩子也努力。這真可謂是龍生龍,鳳生鳳啊!" 大家對何家的教育表示出了欽佩和讚賞。
實際上,每個人的綜合素質既受到先天遺傳因素的影響,又需要發揮後天環境和教育的重要作用。對於孩子來說,家庭是他們成長的第一課堂,父母則是他們成長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樣和導師。玉秀夫婦深知這一點,因此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