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在創新中前行(15) (第3/6頁)
康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準備筆和本,發現好的、美的、含義深刻的句子和詞語,就及時的摘抄下來,積累起來,有時還要寫上幾句自己的感受和體會。這個習慣可以說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徑了。這也就是一個搬磚的過程。
要習慣寫讀後感。“開卷有益,勤筆勉思。”我們勤讀書,更要勤動筆。動筆可以增強記憶,可以磨礪文筆,可以啟發思維,可以砥礪品行。我有一個習慣,只要看到一本好書,總要把它讀完後,在大腦裡過一次“電影”,把印象最深的內容,用幾句順口溜把它記下來。多少年以後,只要翻翻筆記本,書中的許多情景又會浮現在眼前。最重要的是鍛鍊了自己的文筆。隨時隨地把看到的記錄下來,日積月累,就能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由於有了這樣的習慣,感受隨處有。
讀書為什麼?我國古代宋真宗曾有一首勸讀詩: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房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隨人,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五更勤向窗前讀。
這是古人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光宗耀祖,這顯然是不夠全面的。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是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讀書的目的應該是為了自己的健康成長和國家的富強。
有句古語,意思就是小時侯讀書如初升的太陽,光芒萬丈、前途無量;中年人讀書如日中天,能夠使人明確前進的方向,即使,到了老年愛讀書,也會受益無窮如有秉燭之光。
我們每一個人,從蒙童時代的讀書求智求慧到青年時代的讀書立業做事,再到壯年時期的讀書奉獻社會,以至到了垂暮之年的讀書養生求安、服務社會。讀書學習應該伴隨我們的一生,所以我們國家現在提倡“終生學習”和建立學習型社會。時代在飛速的發展,成年人不繼續學習,就會成為新的文盲,就會被社會淘汰。我們青少年現在更的加倍努力讀書學習,長大才能做個有益於社會的人。
讀書的目的全在於應用。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如果就像蚯蚓那樣把泥土吃進肚裡,又把泥土再吐出來,沒有產生新的成果,也就無所謂收穫了。
我們在認真讀書、刻苦學習的過程中,日積月累,不但增長了知識,豐富了閱歷,而且自然而然地就充實了智慧。把所學的知識和智慧用於實際,用的得當,事業有成,這就是學以致用。
另外,我還想送大家幾句名言:“讀書是生命的追求,讀書是情感的交流,讀書是人生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