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上諭勘陵 (第2/7頁)
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哪裡出?
別人不是那麼瞭解,他們還不知道這幾年因為連續不斷的天災,大明財政已拮据到什麼程度麼?至於王瓊、徐貫、洪鐘等人因為扶保大明國運,權位官位勢必再上層樓,直接危脅他們的地位,倒還在其次了。
無奈,李東陽硬著頭皮出班奏道:“皇上,朝廷歲入四百萬兩,堪堪支付用度,先帝陵寢用去四分之三,戶部已耗盡積財,若遷移皇陵,勢必要加重稅賦。百姓不堪其苦啊。”
正德聞言怒道:“大明百姓億萬,每人加徵一分稅賦,何必說的這麼危言聳聽?”
李東陽忙道:“皇上息怒,皇上有所不知,近年來天災頻繁,河南河北洪澇成災、甘肅陝西大旱無雨,就連江南米價也已貴極。導致四處盜賊橫行,幸賴先帝仁德,以薄稅養民、厚愛百姓,百姓才勉強得以渡過難關,但窮苦之地百姓已一日一餐勉強度日,若再加稅賦,恐激起民變啊。”
李東陽生怕正德不聽勸阻,急得汗都淌下來了,要不是那時大明還不曾聽說:“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個寓言,他也要學焦芳來個曲線進諫了。
謝遷隨即出班奏道:“皇上,如今苗夷不斷作亂危害後方,韃靼因先帝大行,對我大明虎視眈眈,海內虛耗、水旱頻仍、邊儲缺乏,實是不可再添禍亂了。”
正德“啪地”一拍桌子,怒道:“泰陵不吉,難道要讓先皇就葬於那裡?亦或我大明堂堂天子,要停棺十年不得入土為安,等著百姓休養生息?”
弘沼在群臣中威望極高,正德這又是從帝王尊嚴和為人子者的孝道考慮,群臣中儘管反對加稅的大有人在,一時也語塞無言。
殿下沉默半晌,劉健昂然出班伏地奏道:“臣冒死直言,皇上廣殿細旃,可知小民茅屋柴舍風雨難避?皇上錦衣玉食,可知小民忍飢挨餓衣不蔽體?先帝大斂歸陵,禮有定製,本非臣下所敢輕議,然事有輕重緩急,孟子曰:‘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江山為重。’,大明持國乃順應天命,天命即百姓,大明順應天命,風水小術何足慎之。泰陵以傾國之資建造,豈可輕言廢止?先帝仁德厚愛百姓,相信先帝在天有靈,也會重民而不重風水,伏訖陛下三思。”
劉健說完伏地不起,他這番話說的雖然很客氣,其實不外乎就是說百姓才是江山社稷的根本,風水之說虛妄不實,至於先帝嘛,還是在泰陵安葬就好,別瞎糟賤錢了。
金殿上文武百官聽得都屏住呼吸,這位小皇帝喜怒無常的性子他們是早就見識過了,如果他一怒之下叫人把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