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洞房洞房 (第1/8頁)
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凌送走了那位馮什麼貢財神,站在中堂裡還發了半天愣:老天真是太眷顧我了,這真是運氣來了城牆都擋不住,竟然憑空送來這麼一位天生的商業奇才,要不是這年代商賈是賤民,恐怕於永早已棄官從商了吧?
楊凌想的的確沒有於永那般長遠,但是於永提供了這個創意,規劃了這麼遠大的藍圖,卻誘發他想到了比於永的建議更高的目標。
於永說得不錯,只要假以時日,利用內廠的權力和便利,的確可以財源滾滾,同時建立一張無孔不入的龐大情報網,但是更深遠的意義是:如果真的建立起那麼龐大便利的交通網路,把全國的資源調動起來,急需這些物資的地區就可以迅速發展起來,而提供資源的地區,由於流通的便利,在慢慢失去純靠提供原料牟取暴利的優勢時,百姓便會由於經濟利益的驅動自發的去謀求更大的、更好的創利手段。
商業的發展對於工業的促進作用是最大的,憑著交通帶動起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它將在不知不覺間推動整個大明工業化的程序。
這個過程不是一時一日可以見效的,但是它在緩慢的進行過程中卻能產生巨大的力量,當它和大多數上位者的利益掛起鉤來時,那麼現有政治體制阻礙經濟發展的部分將毫無懸念地被改變,就算是皇帝那時也無法阻止這個潮流。
自己曾經夢想過的理想豈不是可以實現了麼?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誰能想得到在目前環境下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政治、經濟、文化等一系列改革將從一家車馬行開始?
當整個統治階級成為新式經濟的最大受益者,當他們體會到其中的甜頭時……他們還會成為歷史的絆腳石麼?還是成為推動歷史發展的積極力量?
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總是有一群原本的精英最後隨著社會的發展漸漸墮落成阻礙社會進步的障礙,所以那些道學觀念太重的人可以暫時拋在一邊,如果自己先一步能把重利甚於重名的皇親國戚、豪紳名流都拉下水加入經商開工廠的大軍,那麼……這些皇親國戚將影響多少人?這些豪紳名流家族有多少子侄是從政從軍當官兒的,在他們家族的潛移默化之下……楊凌想到這裡心中一陣興奮,這些事當然不是那麼快就可以辦到的,就是要把內廠建成全國最大的流通集團也不是一年半載可以完成的事。
但是楊凌知道,如果有他這個知道明確發展方向的人來推動,那麼一年搞交通、三年“腐蝕拉攏”,十年後朝野上下就會形成一個新的權力集團,足以和因循守舊的勢力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