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躍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實要說有才之女,自古以來就不少。
他就聽說過,如今南邊的磧州,江州一帶,就有吳陳蘇週四姓之家,俱是書香門第,文風斐然,哪怕是閨閣女子,也能寫詩作詞,敷演成文。
聽說這四姓又互為姻親,家中女子,結社聯文,酬唱相和,偶然有幾篇流傳在外,那也都是錦繡珠玉,令人驚歎的。
楊氏目光一轉,“樓家姑娘年方十七就有這般能耐,奴覺得將來也不是凡人。”
“光是寫這幾本話本,就能掙到好些人一輩子也沒見過的銀子哩!何況她才十七?沒準將來也能變成一代富商,使奴喚婢呢?”
陸先生笑著輕輕搖頭。
“這樓家姑娘,也就有一兩年就要開始議親了,就算是十九二十成婚,嫁到夫家那可就沒有這般的自主了,哪裡還有工夫去舞文弄墨呢?”
就算樓家姑娘手裡有上百兩的嫁妝銀子吧,能嫁得不錯,嫁到長興城中小富之家,嫁過去要伺候公婆,打理家事,沒兩年再添個一兒半女的,那怕不得忙得團團轉?別說沒工夫寫書稿了,就算有,天天沉浸在那些繁瑣之中,又哪裡跟能年少時耳聰目明靈氣未消時比呢?
楊氏也是農家女,家貧生母早亡,親爹懦弱,任由爺奶將她賣入娼門,在樓子裡學了不少伺候人的本事,十六七歲時也算是紅了一陣子,此後就每況愈下,還好遇上了陸先生,讓她在二十六歲年老色衰之時,有個安穩去處。
她這一輩子沒正經出嫁過,就算在陸家也是跟另一個妾室柳氏分擔家務,陸家人口就這麼幾個,兩個女子侍候一個夫君,也不需要養孩子和老人,因此一時半會兒的,倒是沒想到這一節。
她想了想街坊四鄰里的那些女子,的確是忙得很,一天到晚就沒個空閒。
不由得嘆了口氣,“相公說得有理。”
樓家姑娘,也著實是可惜呀!
陸先生卻是哈哈笑了兩聲,“樓家姑娘自己也知道出這個名頭無用,因此才用了兩個名號,倒是便宜了我……還有那個老龔!”
想到此處,陸先生越發的精神起來,只用了一個時辰就將這萬把字記得爛熟,並且還將楊氏柳氏都叫過來,當著她倆的面兒,開始演練說書……
長興城東,原家宅院。
陸先生跟著原家的下人,穿廊繞院,進得一處精緻小院中。
他這人講究的就是富貴險中求,因此上午才拿到書稿,中午吃過了午飯,又在心裡默唸一遍,便直接上原家的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