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民國舊影20 (第3/11頁)
大白牙牙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如讓我把她取而代之吧,明天的聚會有我在,什麼寫字唸詩全都交給我就好。”
鄧謙文大笑出聲。
——
直到親臨這場文人聚會,衡玉才知道為什麼之前舉辦過那麼多次聚會,鄧謙文都沒喊她去,這一次卻特意詢問她的意見。
這場聚會,實在值得參加。
一處清幽而寬敞的院子,周圍栽種滿竹子,現在還在八月,酷暑沒過去,從外面走進這處院子,明明溫度沒降低,卻讓人從心頭升起一股暢涼之感。
陰涼之處擺放著數十個蒲團,不遠處有幾張書案,上面放有筆墨紙硯。
沒過多久,受邀請前來的人陸陸續續到了。
有鄧謙文這些在學術界名聲顯赫的學問家;有當代文壇的領軍人物,如從北平前來的曲流水、莊子鶴,如金陵、長沙等地的文壇巨匠,如上海本地聲名大噪的幾位文豪。
有在新詩創作上無出其右的大詩人,有在這個國弱的時代,將個人畫展都開到美國的天才畫家……
這場聚會,實在當得上是文壇的一場盛會。就連《新公報》都派了兩名記者過來,拿著筆紙,揹著相機,打算全程跟進,回去後將整場聚會好好報道。
優秀的人太多,季曼玉在文壇只能算是後起之秀,裡面並不顯眼。
衡玉是跟著鄧謙文來的,因此她的位置比季曼玉還靠前一些。
坐下來後,發起這場聚會的人自然而然開始主持聚會。
大家一起討論散文創作、小說創作。他們提出的一些觀點,就連衡玉都頗有收穫。
談完創作,彼此又換了個話題,聊著聊著,有人提議道:“不如我們創作些詩歌或者散文,記錄下這場難得的文會?等文會結束,還能集結成文集出版。”
這個提議得到所有人的贊同。
因為裡面還有畫家,眾人表示也可以畫幾副和聚會相關的畫,到時候放在文集裡當做插畫。
不過如鄧謙文,就沒有參與到創作裡。
他一時間沒什麼靈感,又不需要這種機會表現自己,就和幾個老友約好當評委,到時候把自己最喜歡的作品挑選出來。
面前的茶壺悠悠飄著氤氳霧氣,衡玉看鄧謙文幾人的茶杯都空了,上前幫他們把茶杯添滿。
鄧謙文含笑瞥她一眼,“不參與進去嗎?”
衡玉把茶壺放下,朝他笑道:“要參與的,但您不是說我沒有照顧好您嗎,先幫您把茶杯添滿了我再去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