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需要太多大道理,注重人品是關鍵 (第2/5頁)
霧滿攔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獨談話,先問:你是不是感覺很委屈呀?
當然啦,我成天累死累活,忙得跟狗一樣,而他卻無所事事,閒得跟豬一樣……當事人就開始了悲憤地控訴。
然後心理學家問:你們家裡的家務,是怎樣分工的?
分個什麼工呀,差不多都是我做的……當事人更委屈了,滿臉是淚。
那好吧,心理學家說:給你張紙,把你做的家務比例,比如說,你認為自己幹了70%的家務,把這個比例寫下來。
心理學家跟夫妻雙方,各自談話,要求各自寫下自己所幹家務的比例。
然後把這個比例加起來——不出所料,凡是打成一團,罵個不休,夫妻關係不和睦的家庭,兩者的家務比例之和,都超過了百分之百。
至少有一個人,或是每個人,都把自己的付出,高估了。
——過於高估自己的勞作或付出,這是有些人心裡幽怨的由來。
你可能只做了20%的工作,但感覺自己做了70%,心裡當然委屈。估計的比實際越高,心裡的委屈就越是強烈。
委屈,當然有怨心——偏偏對方也高估了自己的付出,也是怨氣重重,你想這日子,還能過下去嗎?
——幾乎所有的心靈雞湯,所有的勵志文字,都喋喋不休地告訴大家要付出,要無怨無悔地付出。還有什麼感恩之心,就是因為有人不願意多付出,所以想忽悠大家感恩,你感恩,就對付出沒什麼抱怨了。
但對於一個高估了自己付出的人來說,這些雞湯勵志,是不管用的。
不管用的原因是,我們不只是意識不到自己高估了付出,還會——
高估自己的智力。
(04)
據說,超過一半的人,認為自己的智商,在平均線之上。
這個意思是說,有些並不聰明的人,卻認為自己很聰明,如果誰不承認這一點,他恨誰一輩子。
瑞典有個不信邪的心理學家,叫彼得·約翰松,這人跟大夥玩了個偷樑換柱的把戲,把實驗者坑慘了。
約翰松的實驗,是這樣子的——先找來實驗者,坐下,看螢幕上疾速閃過的美女圖片,一次閃過兩張,然後問實驗者:你喜歡哪一個美女?
美女……萌萌噠,都喜歡。
可是實驗要求只選擇一個最喜歡的,所以實驗者們,只能指明其中一張。
然後約翰松把照片推送過來,請實驗者做個解釋:兩個美女都蠻好,為什麼偏偏就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