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八吉菜市的鯨骨和鯊魚丸 (第1/5頁)
西瓜珍寶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泉州大小菜市總有十幾處, 但若是家中來了貴客,總是要來陳舍微家宅附近, 這處被喚做八吉的大菜市買新鮮魚獲的。
尋常的菜市雖也有河鮮海產, 但總以家常口味居多,不比八吉菜市,更有好些江洋魚獲。
前些年海禁甚嚴, 若是架著遠洋船隻,偷偷出海捕撈被抓, 定然嚴懲不貸。
可閩地沿海自古就是朝海伸手要飯的, 只要不是遠洋船, 倒也不十分禁止,但近海魚獲有限,更有許多魚蜑豪強, 用圍網託網,大釣標槍等漁具捕獵, 可謂是螺螄殼裡做道場, 再怎麼熱火朝天, 也是有限。
更有沿海縣城由於魚糧稅額缺漏頗大,漁民也只有私下去遠洋捕撈, 以填補賦稅虧空, 而那些地方的父母官也為其遮前掩後,大開方便之門。
直到打了幾場肅清倭寇的戰,沿海稍微太平了一些, 又有官員上奏,說閩地靠海吃海, 斷了財路, 民生艱難, 這才使得禁令鬆動一二。
再看八吉菜市上這些遠洋的魚獲,可謂是明目張膽的罪證!但又有誰會去抓人呢?就連給朝廷的‘魚貢’也盡是這些珍饈美味。
這所謂海禁,若是捆縛住了民生,遲早也是要崩裂毀滅的。
雖說閩地的漁民熟悉漁汛,但一網下去,也不篤定是豐還是欠,更不知網上來的是雜魚還是鮪魚群,又怎能像下館子一樣,隨點隨有呢?
來八吉買魚,多是為了黃魚、鯧魚等海魚,還有海鱸、鰣魚這種生活在鹹淡水交匯地的魚兒。
陳舍微原以為帶魚這種生活在深海的魚類,如今應該見不到,所以當他瞧見那一條如長刀銀刃的帶魚時,驚訝不已。
守攤的是個同陳絳年歲差不多的女孩,正出神的瞧著她布衣袖口裡掉出來的一隻銀鈴鐺鐲子。
聽到陳舍微這樣問,她笑了起來,像一個不怎麼光潔的蘋果,透著粗糙而旺盛的生機。
“熱天白魚(帶魚)會來淺水灣甩籽,而且它們只是白日裡沉在水裡,夜裡時常上來的。”大約是看他們一家三口面善,又個頂個的漂亮,女孩心直口快的道:“剛甩了籽的白魚瘦不拉幾,等冬至再來買吧,那時候最肥,幹煎都出油!”
話剛說完,後腰叫她娘狠狠的掐了一下,女孩‘哎呦’一聲,委屈的直癟嘴。
從大暑到冬至,得有多久?其實日子過著過著,也很快。
女孩雖不是個會做生意的,但性子卻很討喜,陳舍微忙招呼她娘,道:“我訂一尾白刀(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