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天花 (第1/4頁)
尋香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新一期的《星火》報用很大的篇幅報道了雜交稻的豐收與成功。
發稿之前, 裴凜之在蕭彧的案頭看到了這篇文章,說:“咱們是不是要將雜交水稻的訊息隱瞞下來,不讓蕭禕知道?他若是知道了, 肯定會派人來偷種子。”
蕭彧自信滿滿:“偷也無妨, 他以為偷去種子就萬事大吉了嗎?”
“種子沒用嗎?”裴凜之問。
蕭彧說:“種子當然是有用的, 第一季的產量可能會比較高,往後就不行了。它跟別的稻子雜交過後,原來的特性就維持不下去了, 就會退化減產。”
裴凜之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那要怎樣才能保證雜交稻不退化呢?”
蕭彧說:“需得這一片的田地全都種植同一個品種的稻子, 所以我才會特意留出制種區。專門種植同一種水稻,就不會與別的品種再雜交退化。”
“果然是一門大學問。蕭彧必定會想不到,他就算費盡心機偷走稻種,結果還是沒什麼用,還以為我們在騙他呢。”裴凜之笑著說。
蕭彧笑著點頭:“正是,其實不同水稻雜交也很有可能出現更高產量的水稻, 但如果沒有專業人士對其進行篩選培植加以穩定特性, 也只會是曇花一現。就好比一個聰明絕頂的天才,如果從來都沒有機會識字讀書, 那麼他也不可能有機會成為文豪、發明家, 也不會有機會為官。”
裴凜之嘆服地點頭:“甚是在理。”
雜交稻的報道果然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一鳴社裡甚至有人以這個為辯題, 推算本朝攻打北邊的時間。
激進點的覺得五年之內便會主動進攻, 保守點的則認為需要將近二十年,因為現在才剛解決掉溫飽問題, 人們也才敢敞開肚皮生孩子, 而這一代新生兒成長起來需要時間。
裴凜之若是聽到這些論點, 都只會笑一笑,因為明年他便打算攻下晉安郡與梁安郡。
晉安與梁安地廣人稀,攻下應該不會很難,蕭禕若是想奪回,必定要花費更高的代價,就看他打不打得起消耗戰。
而且晉安與梁安是個非常奇妙的地方,東臨大海,西邊與江州隔了一座武夷山脈,北面也是山地,完全就是一個天然的堡壘,一旦拿下,想奪回去就不那麼容易了。
蕭彧暫時沒想打仗的事,吉山要出海了,他在張羅這事。
這次領隊的是吉山和竇七爺,竇七爺年歲大了,精力已經不太好,若不是這次是吉山頭一回領隊,他都該歇著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