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香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造紙在這個時代不算什麼新技術,但由於資訊閉塞,工藝較複雜,加上手藝人藏私的心理,造紙術並未全面推廣開來。能用得起紙的只有上層社會和富貴人家,像崖州這樣偏遠之地,許多百姓還從未見過紙。
有了紙張,首先就能解決方便的問題;其次還能解決書寫的問題,家中有兩個學齡的孩子,是時候教他們識字算數了,總不能做個文盲吧。所以這紙是非造不可了。
當然,造紙的事還得先放一放,先把房頂修好,解決安身之所再說。
第二日,泥瓦匠便如約前來修葺房頂,同來的還有他的兩個徒弟。師傅到了之後並沒有馬上蓋瓦,而是先給屋頂添椽子。因為瓦頂的椽子要比草頂的椽子密得多,當初這房子是蓋草頂的,椽子密度遠遠不夠。
蕭彧問師傅:“梁和檁還能用嗎?需要換掉嗎?”這屋子廢棄數年,草頂被掀了許久,他擔心這些木結構日曬雨淋朽壞了,又或恐被蟲蟻蛀壞了。
師傅在屋頂上答:“不用換,這梁和檁都是黃檀木,刷過桐油,一點都沒壞,再過上百年都沒問題。”
蕭彧:“……”他家房梁用的是黃花梨?天吶,太奢侈了吧,真是坐擁金山而不知啊。
不過就算是黃花梨也沒什麼用,它現在完全不值錢,只是比較結實耐用的木頭而已,一切奢侈品的價值都得建立在豐衣足食的基礎之上,否則就一錢不值。
不過得知這一事實,蕭彧還是挺高興的,心理上有種撿了便宜的感覺。
到了晚間,師傅收工離開之後。蕭彧去了一趟孟家,看孟洪是否返回了。孟思歸說:“我爹沒那麼快回來,出一次海,最少需要三天,有時候甚至還要五六天。”
“要這麼久?”蕭彧皺起眉頭,沒想到採珠這麼辛苦,就那樣一艘小船,數人要在海面上漂上幾天,想想都覺得可怕。
孟思歸壓低了聲音說:“我娘又在拜菩薩了。”
蕭彧注意到孟家娘子正在佛堂前燒香,沒想到這佛教傳得這麼迅速,這麼快就到崖州了。看來還是有市場,誰不願意為自己的家人求個平安呢。
蕭彧每日都安排吉海兄妹去探看孟洪是否回來。一直到第五日午後,蕭彧家的瓦頂都蓋好一間了,才有了孟洪返還的訊息,並且還受了傷。
蕭彧趕到孟家,頭破血流的孟洪躺在床上,孟家娘子正流著淚給丈夫用香灰止血。
蕭彧連忙制止她:“別用那個,我家裡有藥,等我一下,我回去取藥。”
蕭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