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爆款 (第1/4頁)
尋香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次日, 蕭彧在朝會上提起了創辦太學一事。
專為各地前來參加選拔考試的學子提供落腳之處,也給這些學子提供學習與交流的場所。
說白了,就是不能讓前來投奔他的人寒了心, 得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真的重視人才。
王啟問:“陛下, 太學選址於何處,是否將原來的府學改成太學?”
蕭彧擺手:“不必, 府學依舊保留。將原來的陳府改為太學吧,那所宅子足夠大,理當能容下數百上千的學子。”
陳家的宅子非常大, 比蕭彧住的刺史府都要大。陳家被抄之後,蕭彧原打算將宅子賜給王啟, 因為王家接了一堆族人過來,需要大房子才能安置下來。
但王啟沒敢要, 他可不敢住得比蕭彧的行宮還大。
那宅子就一直空著,如今正好派上用場。辦太學的事就這麼定了下來。
數日後,王啟送了幾篇稿子過來讓蕭彧過目, 並且請示是否需要起個名字。
蕭彧說:“當然要起的, 王大人有什麼建議?”
王啟說:“臣草擬了幾個名字,請陛下指示。”
蕭彧看了一下, 不是太古板就是太文藝,他說:“都不太合適, 便叫《星火》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王啟說:“可是出自《尚書》的‘若火之燎原, 不可向邇’?臣以為不妥, 這後一句是猶可撲滅, 不太吉利。”
蕭彧說:“對, 火是可以撲滅的, 但思想之火一旦蔓延開來,便會代代相承,影響深遠。”
王啟聽到這裡,便不再反駁:“臣遵旨。”
“好了,這稿子先放我這裡,等我看完了,再與你討論。”
第一期報紙,蕭彧是非常重視的,因為要定一個基調。不能太縱容那些刻板保守甚至反動的觀念存在,能改的就該,不能改的就刪,反正他身邊有的是能人,寫幾篇稿子還是不成問題的。
蕭彧批完這些稿子花了兩天時間。
王啟拿到硃批改好的稿時,非常吃驚,他以為蕭彧也就是過目而已,沒想到他是親自修改,甚至還親自寫了一篇文章。
改完之後,蕭彧又同王啟商議了一下排版的問題,報紙紙張肯定要跟紙坊特定,需得要大,才能夠承載下如此多內容。
蕭彧又說:“報刊文章將來的受眾會非常廣,建議用句讀隔開,以免引起歧義。”
這點王啟有點難以接受:“斷句是每個讀書人都必學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