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機N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昌平侯府的規矩,每個月十五隻要是留在都城的嫡支子孫必須坐在一塊吃飯,這個規矩是第一代昌平侯定下來的,凌堯棟繼承昌平侯爵位後,也沒有改變這個規矩。
也不是凌堯棟不想改,而是這個規矩還牽扯到了昌平侯老侯爺,也就是凌堯棟的父親。
或許每一個當父母的,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兒女和平相處,例如老侯爺,他心中未必不清楚自己的繼夫人和次子對原配所出的嫡長子對嫉妒和仇視,甚至當年針對凌堯棟的刺殺,老侯爺也猜到了其中或許有繼夫人和次子的手筆。
可老侯爺終究還是有些心軟的,面對比自己小了十多歲的嬌妻,和從小嘴甜會說話的次子,他還是偏心了。
他知道,一旦分家,嫡次子將從昌平侯府嫡支變成旁支,二房的孩子在婚事上也會失去主動權,所以在臨死的時候,他還是替二房做了打算,臨終叮囑了長子,只要鄔氏活著一日,他們三兄弟就不能分家。
老侯爺想著,鄔氏起碼還有十幾二十年的壽命,到時候再分家,二房的兒孫婚事已定,次子也能夠頂門立戶,那時候就算分家,對二房來說也不會有大妨礙,而長子繼承了爵位,又分得了他大半的私產,這在老侯爺看來就是自己對他們這一房的補償。
他算計了那麼多,就是覺得長子長媳足夠強大,即便鄔氏再有什麼壞心思,兩人也能應付過來,更何況那個時候長子已經成為新的昌平侯,一切大局已定,或許鄔氏會從此老實安分也說不定,老侯爺心中還是盼望,自己的幾個兒子能夠冰釋前嫌,最後守望相助的。
要不是李朝以孝治天下,要不是老侯爺的臨終囑託還請了幾位舊友做見證,就憑鄔氏和二房這些年鬧出來的那些事,就足以讓凌堯棟將他們一群人從昌平侯府趕出去了。
這些年,凌堯棟一直遵循昌平侯府的慣例每月十五讓三房齊聚正堂用晚膳,也是一件無奈的事。
“再過幾日是誠意伯府大小姐及笄的日子,一個多月前,誠意伯府就派人送請帖過來了,正好七姑娘也回來了,就選那天,帶著七姑娘去誠意伯府做客,順帶讓大家都見見咱們家的七姑娘吧。”
用完晚膳,鄔氏接過丫鬟遞過來的那杯漱口的濃茶,漫不經心地說道。
“對啊大嫂。”
說道出門做客,小鄔氏頓時來了精神。
“既然是去誠意伯府做客,還是咱們家七姑娘第一次出現在這個圈裡,府裡的姑娘可不能丟人,衣服首飾什麼的,也該準備新的了?”